自来水达到直饮标准,村民很开心。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12月11日,巫溪县气温骤降,古路镇万乐村漫山白霜。往年这个时候,这里的水管就会结冰堵塞停水。
“有水,没结冰!”一大早,村民张成柏起了床,拧开新安装的水龙头,水哗哗地流了出来。随后,院子里也接连传来邻居们“有水”的惊喜声。张成柏高兴地说:“这个智能供水还真管用。”
张成柏口中的智能供水,是水利部在万乐村试点实施的供水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示范工程。巫溪县水利局局长刘超告诉记者,新建的万乐水厂不但水管不结冰,而且水质、水量都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有水用、用好水、好用水。
万乐村平均海拔1200米,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无可靠骨干水源工程支撑,全村1100余群众饮水主要依靠山泉水、溪沟水。脱贫攻坚期间,全村新建改建蓄水池10个,铺设水管12.7公里,分4个片区供水,基本解决供水保障问题。
“解决了有水用的问题,还想解决用好水的问题。”村民童庆海所在的2社,距离水源地远,过去时常缺水。他告诉记者,脱贫攻坚修了蓄水池,但水量、水质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遇到冰雪天气,就担心水管结冰堵塞停水。
万乐村是水利部支持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水利部定点帮扶巫溪县工作组的支部共建村。今年7月,水利部将万乐村供水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示范工程纳入水利部党组直接组织和推动的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海拔1200米的山上,一座现代化的水厂掩映在连绵的群山中,洁白的山泉水正哗哗地流进蓄水池。
“现在水量、水质、防结冰都有了保障。”巫溪县水利局副局长徐凯介绍,万乐水厂采取双水源联动的水量保障方式,丰水时期以吴海洲老屋蓄水池(500立方米)为主水源,枯水季节以青树坪蓄水池(100立方米)为补充水源,通过水泵提水补足缺口;为防止水管结冰堵塞,全部管道埋入地下50厘米,不能深埋的全部采用保温棉包裹。同时,水在蓄水池沉淀后,再流经净水间通过浸没式超滤膜水处理设备处理,最后送到村民家中。徐凯打开水龙头喝了一口水说:“现在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直饮水标准,老乡们可以直接喝。”
在万乐村村委会办公楼,记者看到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总提水量、总产水量、总供水量、瞬时流量、浊度、液位等指标一目了然。徐凯称,这个管理平台集成了水质在线监测信息、水泵状态信息、超滤设备状态信息和水厂视频监控信息,实现设备远程查看、用水统计分析的功能,并逐步实现通过短信方式,完成设备故障、水质不达标和管网漏损率偏高等异常情况的预警。
现在,万乐村已建立了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模式,逐户安装了物联网智能水表,设计了水费收缴平台,群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实现便利缴费。相关专家认为,万乐水厂已成为西南地区山区单村供水典范。
万乐村党支部书记解书映介绍,今年11月,在水利部和市水利局的帮助下,万乐水厂建成投用。在保障群众用水的前提下,村里正思考依托该项目的直饮水加工商品水销售,做大做强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