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党史成为“领头雁”上任“第一课”

  开门就“冲刺”,上任即“赶考”。

  今年3月,万州区610个村(社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组织。为了让这群懂政策、有想法、肯带头、能吃苦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当好“领头雁”,万州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作为他们上任“第一课”,引导他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如今,这群“领头雁”正扛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为民办实事的行动,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学史力行 切实增强责任感

  如何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潜力,让其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振兴?

  万州区着力引导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党性修养,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学党史活动。

  不仅如此,万州区还充分运用万州及周边区县学习教育资源,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走进廉政教育中心、巫山县下庄村、生态猪养殖基地等地现场学习,引导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万州区余家镇组织22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到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取经”。听完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的讲述后,桥亭村支部书记王国荣深有感触地说:“我所在的桥亭村,自然环境条件比下庄好十倍百倍,此行之后,我更有信心把桥亭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如何学史力行,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分水镇石碾村结合村里发展的青脆李产业,在村里成立了青脆李培训学校,定期对周边乡镇的青脆李种植户开展技能培训,将学校办在了田间地头。

  石碾村党委书记舒权辉说,村里发展起青脆李产业,但老百姓不能只守着种李、卖李一条路,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为周边乡镇提供青脆李的施肥、修枝等服务,以此让石碾村的青脆李产业链条得以延伸,“有了这笔收入,今年的村集体收入预计能突破50万元大关。”

  聚焦产业 找准发展新路径

  “我承诺,未来5年,要以一往无前的拼劲,带领村民把中兴村打造成村美民富的五星三A示范村。”今年3月2日,站在万州区长坪乡中兴村支部换届竞选演讲台上,48岁的汪其中郑重地向村民许下承诺。

  “既要建强班子,也要建美村子。”汪其中告诉记者,今年换届选举后的上任“第一课”就是学党史,思考如何带领村民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新征程。接下来他是这样做的:村里近年来新发展的白茶基地今年投产了,他组织村民采收集体茶园的白茶,过去“空心”的村集体有了收入,可以用来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为近年来引进的5家农业公司解决各种困难;为村里谋划农旅融合产业路径……一系列举措聚焦产业振兴,找准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引育人才 新人带来新招数

  在这批新上任的“领头雁”中,“80后”“90后”的比例明显增加,这群精力充沛、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为广袤乡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意”。

  35岁的石田,大学本科毕业,今年3月当选白土镇谭家村党总支书记。他头脑灵活,年轻有拼劲,但如何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呢?

  石田想出的招数让大家大吃一惊——种红薯和马铃薯。“不就是种了一辈子的‘三大坨’吗?”村民们最开始对此嗤之以鼻。但石田并不是要带大家走老路。前些年,村里建起“两薯”加工厂,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一直亏损面临倒闭。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两薯”加工厂又重新运作起来,石田打的就是种“两薯”、发展加工业的主意。

  石田流转了80亩土地带头种红薯,带动村里近60户大户、200户农户种红薯。今年10月,红薯收获后,他又动员大家利用空出来的土地种菜。这样,一块土地就能有两份收获……随后,依托人头寨旅游景区建设,谭家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他又带着村民发展民俗旅游,走农旅融合之路。

  今年,溪口乡高山村新来了两位年轻人。一位是35岁的张亮,高山村副支书;另一位是31岁的程玲,高山村支部委员。两位年轻村干部的到来,为小山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过去,当地老百姓卖土货全靠商贩上门收购,或辗转背去场镇、县城赶集贩卖,两位年轻姑娘进村后,没过几天就申请开通了网店,并协调物流企业,将当地大米、土鸡蛋等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向了全国各地。当地群众说,这样的村干部有头脑,乡村振兴更有盼头了。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7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