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文化引领构筑品牌融合医院发展新模式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软实力的体现。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以“惟精惟新 至诚至善”“厚德精医 仁爱济民”“诚信 协作 感恩 创新”文化理念为指引,以“党建、人才、学科、服务、典范、统战”六大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医院中心,打造先进典范荣誉厅、支部党建阵地等文化阵地,系统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稳步提升“患者就医、员工从业”满意度,凝心聚力引领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

  锻造党建、人才、学科、服务、典范、统战品牌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把“品牌建设”引入党建工作,以“固本培元 强基提能”为基础,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进、三年全覆盖”的工作原则,开展党支部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创新开展党建查房,实施党建品牌“优秀、特色、新星”激励评价定级机制,按10%的比例评选优秀、特色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制定人才建设五年规划,探索实践人才“双引双促”工作新路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等一系列制度,设立“人才基金”,落实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编制备案制等改革,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等基础支撑。坚持“引、育、用、留”结合,精准引进学术学科带头人才,分层分类实施“四鹰工程”“青蓝计划”,实施干部能上能下、双任双免机制,实施人员总量控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从待遇、事业、感情三个方面留人,增添干事创业激情。

  锚定“三甲”目标,实施“754”学科发展规划,全力推进“七大中心”“五大平台”建设,出台《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按照“成长、扶持、一般”分层级实施学科建设并配套学科5年建设经费,大力推进科研教学工作。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加强医联体建设,建立远程心电、远程超声和医学检验诊断平台,实现了患者信息互联互通和跨医院同质化诊疗,带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打造“名医工作室”,发挥名医在“医疗质控、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带头人作用。实施名医帮扶工程,通过名医进基层传帮带把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扩大名医品牌效应、集聚效应,让名医工作室成为医院发展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和培育人才的大摇篮。

  围绕中心工作,建立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在各方面、各层面抓典型、树标杆,创新并整合宣传资源平台,多角度、多形式传播与弘扬具有沙人医气质的“精、气、神”。积极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示范点”,将副高级以上的党外在职职工纳入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管理,按照“发挥行业优势、培育特色品牌、服务医院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党的建设和医院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打造先进典范荣誉厅,营造浓厚创先争优氛围。

  党建品牌提活力,人才品牌强实力

  建立“社区病友帮、基层兄弟连、志愿服务队、健康宣讲团”四支先锋队,实施“一支部一品牌、一科室一特色”建设工程,成功打造“急救先锋”“健康早课堂”等14个医疗特色党建品牌,从严从实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医院党委多次被沙坪坝区委、沙坪坝区卫健委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持短板导向、目标导向、效益导向,实施干部人才“引、育、用、留”,推动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近年来,引进 学术学科带头人23人、技术骨干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5名,博士(含在读)9名;遴选出“四鹰人才”8人,青英/青苗人才12人;培育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沙磁名医、沙坪坝名医30余名,5人获得重大大学任职教授资格;以实干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大力提拔重用年轻干部39人(含科主任、护士长),提拔任用平均年龄38岁。

  学科品牌增内力,学科品牌增内力

  学科建设由3年前的18个发展到拥有心血管、泌尿、骨科等38个,病区由5个扩增为16个,从根本上改变了大综合小专科的模式。目前已成功培育市级区域重点学科1个、临床重点/特色学科6个、区级重点/特色专科5个。近三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三四级手术占比由50.4%提升至72.8%,微创手术由23.13%提升至29.55%。2021年医院实现了基础医学研究立项“零”的突破,同时成功获批重庆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已累计招录学员40名。

  “远程超声诊断平台”实现了21家社区医疗机构远程超声诊断实时审核,运行一年以来已实时审核病例70000余例,通过云端视频会诊,帮助基层解决疑难病例,让辖区百姓足不出户实现“云就医”,享受“云会诊”。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设置“名医工作室”13个,发挥优势打造“名医团、头雁团、智囊团、科普团”,开展帮扶指导500余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辖区百姓。医院成功创建国家心衰中心、房颤中心、VTE防治中心、重庆市三级智慧医院、平安示范医院、生态文明示范医院、健康促进医院、重庆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

  典范品牌激活力,统战品牌聚合力

  先后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皮肤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同志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同志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同志被评为“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4名同志被评为重庆市“好医生”“好护士”,15名同志被评为沙磁名医、沙坪坝名医。

  打造“党外知识分子名医团”“党外知识分子头雁团”“党外知识分子智囊团”“党外知识分子科普团”四大特色品牌,全面推进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医院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挖掘和凝练中心文化,做好阵地建设,继续打造院史馆、文化墙(长廊)等,充实并用好党员活动阵地与职工小家,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围绕医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价值观念整合、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流程科学和团队精神构建的系统工程,继续深入实践探索符合医院发展的特色文化建设新模式,大力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以文化建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51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