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传统产业植入“智慧芯” 奶山羊变“金山羊”

  新华网重庆4月12日电 “多亏了他们,现在羊舍的奶山羊数量上去了,产奶量成倍增加!”在陕西省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村里的养殖大户看着活蹦乱跳的奶山羊,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的项目——“共赴牧业——奶山羊智慧养殖开创者”(以下简称:奶山羊项目)。

  奶山羊,是陕西省特色畜牧业之一。近年来,围绕产业乡村振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开启了一场历经6年的科研之旅。如今,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奶山羊项目已建成智慧养殖数据中心,3座标准化智慧羊舍,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规模化智慧养殖的新模式,让奶山羊变“金山羊”。

  集中养殖提升奶山羊规模

  宋卓琛,是该学院的一名学生,如今也是奶山羊项目学生团队负责人。回忆起这场“啃硬骨头”的科研路,宋卓琛感慨“一路走来不容易。”

  2018年,陕西正在大力发展奶山羊畜牧业,位于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是定点产业帮扶村。为深入了解奶山羊产业现状,专家、指导老师带领着学生团队来到村子上,实地进行考察与调研。“当地村子里面的养殖户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零零散散的养奶山羊,最少有几只,最大的养殖户仅仅是几十只,生产水平落后,养殖环境很不好。”宋卓琛说。

  于是,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整合校内资源,奶山羊项目团队提出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村子里的养殖户进行集中养殖。“这是一项‘大工程’,许多养殖户不愿意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宋卓琛回忆,奶山羊项目团队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与养殖户进行沟通。

  集中养殖羊舍建设好了,但很快团队又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养殖户经验的参差不齐,根本照顾不过来。”宋卓琛说,面对这样的情形,学校邀请养殖专家,为村民们普及经验与知识。还通过让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带动没经验的养殖户,让养殖户们逐渐系统性学习养殖技术。

  技术的提升让村民们热情高涨,但是在产奶环节,羊奶离体需低温保存,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检测桶发热严重。

  “有时候奶都被烫开了。”宋卓琛说,“对此,我们项目团队研发了一款低温储存容器,基于电导率和pH值的羊奶在线检测桶,除了让羊奶新鲜保存,还避免产出浪费。”

工作中的宋卓琛。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为奶山羊植入“智慧芯”

  奶山羊养殖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发病率高、养殖规模小、羊奶质量低,集中养殖让规模和产量上去了,但是羊的健康问题一直是这个产业的痛点。

  2020年,为了降低奶山羊的发病率,提高奶山羊羊奶质量,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了智慧养殖数据中心。“奶山羊容易得羊乳腺炎,如果发现不及时,1~2天就会死亡。”宋卓琛说,“为了攻克奶山羊养殖的关键技术,我们都住在村子里,白天进行数据采集,晚上回数据中心写代码,熬通宵都是家常便饭。”

  经过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奶山羊项目团队也最终迎来了硕果。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奶山羊皮下植入芯片,同时布设装置打卡机的智慧羊栏,实现对奶山羊日常饮食及身体状况的全方位观测,出现异常通过手机APP向用户推送预警。

  “智慧羊舍还能实现自动添食、补水、刮粪、通风等功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宋卓琛介绍说,“我们还采取RGBD相机和红外线监测设备,对奶山羊身高、体长进行监测,为羊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在建设中的智慧羊舍。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硬件与软件的提升,不仅让羊舍持续健康运作,也为传统畜牧业养殖植入了“智慧”标签。“通过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还将技术推广至其他村镇,项目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奶山羊产业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持。”宋卓琛说。

  截至2022年年底,蒲城县奶山羊存栏量将增至13万只,生鲜乳总产量3.6万吨,带动就业5000余人。同时,党定村与长沙卓牧乳业有限公司签订每年1500万元的优质奶源长期采购协议。

编辑: 陈蒙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1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