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60.2亿元,同比增长67.9%,结算量居中西部第1位。
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
重庆市潼南区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平2012年回乡筹办合作社,将村小组的上千亩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品种、养护、包装、销售。
1月31日,今年重庆首批政府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总额459.65亿元,占财政部提前下达重庆专项债券的52.2%.
日前,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围绕9方面出台了23条惠企政策措施,面向全市工业企业提出一揽子奖补激励政策。
广大中小企业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新技术,努力开辟新市场空间,在谋创新、求转型中积蓄发展优势。
春节期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同比增幅创历年新高,重庆发车18列,货运标箱量同比增长50.5%。
“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的消息在多地流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真的吗?
本月中旬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全面部署全市五经普行动。
要全力抓好一季度工作,以最快速度进入战斗状态,把精力集中到理思路、抓工作、谋发展上,早谋划、早动手、早见效,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
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重庆市各主要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共上演了141场演出,观众达36164人次。
2023年春节期间,重庆市主要商圈和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5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
去年重庆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8.74亿元,帮助近2万户脱贫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发展生产。
2022年全年市级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4103.9亿元,超年初计划14个百分点,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稳中提质。
建设临空国际消费中心,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独有的政策和条件优势,以及针对免税经济的发展优势。
临空经济示范区可充分发挥其消费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我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两会期间,重庆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就消费、投资、外贸如何共同发力,加速经济恢复提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月11日,“2021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融合创新中心举行。
137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2位、全国第12位,这是2022年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上专精特新渝企的成绩单。
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当前,重庆正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
2022年,全市中心城区累计收储楼宇面积170多万平方米、使用90多万平方米,新增软信企业3500多家,新增从业人员5万多人。
日前,重庆两江长兴电力有限公司正式收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1月安全校核结果,顺利落地重庆市首笔跨省跨区“绿电”交易。
1月3日,成渝金融法院受理首案,其中一审案件“首案”,由成都办公区受理;二审案件“首案”,由重庆办公区受理。
去年川渝 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产值规模分别达到2.2万亿元、7500亿元、1万亿元和1.48万亿元,合计达到5.43万亿元。
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跃上新台阶,更好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是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抓手。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
据重庆市商务委消息,元旦节日期间,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重庆市服务消费逐步回暖,市场信心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万亿元,同比增长2.2%。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产,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数字化水平及运行服务效率。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27日,从人行重庆营管部获悉,近期,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正式出台。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消息,截至11月底,重庆已为14.7万户市场主体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7亿元,稳岗388.28万人。
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截至11月底,重庆已为14.7万户市场主体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7亿元,稳岗388.28万人。
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
22日,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
几天前,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全村1311人领取了26.76万元集体经济分红,拿到“过年钱”,大家高兴不已;
重庆市印发《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围绕小微停车场建设、街头绿地提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等,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12月20日下午,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国际班列从重庆鱼嘴货运站缓缓驶出。
12月19日,《关于2023年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医保发〔2022〕27号)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