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彭水开幕

  新华网重庆12月18日电 12月17日19:30,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彭水开幕。田歌、山歌、号子、渔歌、小调……这些源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传统歌曲,齐聚渝东南武陵山区,共同唱响中华好声音,歌唱美好新生活。

  据了解,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庆市文化和发展旅游委员会、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中国原生民歌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民歌节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演出、原生民歌展演、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线上)、原生民歌进景区、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线上)和闭幕式演出等六大主体内容。

开幕式现场。新华网发

  有力促进重庆民歌保护传承

  据了解,中国原生民歌节是全面展示我国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的艺术盛会。重庆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绚丽多姿的巴渝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渝东南地区,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孕育了南溪号子、苗族民歌、酉阳民歌、秀山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等5项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7项市级非遗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传统民歌经典作品《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传唱全国、经久不衰。同时,渝东南地区是文化和旅游部2014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重庆重点推动发展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将原生民歌节这一全国性的艺术盛会放在位于渝东南的黔江、彭水和石柱等地举办,有助于发挥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汇聚优势,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力,带动传统音乐的普及教育,同时也能通过原生民歌节这一交流平台,充分展现渝东南地区民歌资源和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提升重庆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建设“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奠定坚实基础。

民歌表演。新华网发

  民歌传唱观众大饱眼福

  开幕式表演分为开场舞蹈、序《歌宴四方》、上篇《巴渝唱响》、下篇《山河嘹亮》、尾声《天地回荡》5大部分。开幕式演出精彩纷呈,随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欢乐侗家人》和苗族民歌《娇阿依》登台,开幕式演出推向高潮。观众们被浓郁的民族风情所感染。彭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开幕式的举办地,彭水这方土地上生息着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个民族的群众,曾获得过“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也展现了重庆原生民歌从抢救保护到传承发展一路走来取得的成效。

  据介绍,今年的中国原生民歌节开幕式,演出阵容强。参演的15个节目中,不仅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欢乐侗家人》和苗族民歌《娇阿依》,还有荣获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的彝族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以及川江号子、土家族民歌、羌族山歌、客家山歌、藏族歌舞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歌表演。

开幕式表演现场。新华网发

  据悉,本届民歌节活动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积极参与,前期累计收集到来自各地非遗保护单位申报项目249项,报名人数1300人。经专家评审,遴选38组节目共184人参与现场展演。展演节目涉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37个,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个,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2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

编辑: 王彩玲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17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