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茶树“下山” 富了一个村

  4月4日,清明节前一天,在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一场采茶“收官战”已经打响,茶园里的村民都加快了手脚。

  “都说‘明前茶贵如金’,茶叶过了清明节品质确实要下降,今天采完大家要开始安心制茶了。”一上午,茶农韩受成又收获了100多斤鲜茶叶,一边盘算着今年的产量,一边在为制茶做打算。

  2亩茶树有近10万元的经济收入,让老韩早已无心外出打工,如今只一心扑在茶园上。

  在团林村,白茶树并不是近年来才有,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在韩受成记忆中,打记事起,村子附近的毓青山上就散落着不少茶树,茶树普遍有两到三米高,最高的超过5米。“当时我们都不叫采茶,是拿竹竿打茶。”

  村支部书记杨小平记忆深刻,由于山上茶树产量有限,在上世纪90年代,一斤白茶最高能卖到1000元以上。

  2000年左右,村民韩福禄从山上移植了七八棵白茶树下山。尽管只成活了1棵,但让他看到了此举的可行性,后来便持续开展移植试验。

  2015年,韩受成加入到种茶的队伍中。他结合韩福禄的经验,发现要在山下成功种植白茶树,必须要解决“不高”和“太高”两个问题,“不高”是成活率不高,“太高”是茶树植株“太高”。

  “树太高,不方便采摘。”韩受成多方咨询相关专家后,在移植中开始加施“生根粉”,提高茶树成活率,并对树枝大加修剪,控制长势,不断对茶树进行驯化。

  韩受成的探索让移植茶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部分村民看在眼里也准备尝试。

  “白茶产业确实效益好,既然大家积极性高,那我们就把它做好。”2016年,杨小平决定由村集体牵头,成立白茶种植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种茶树。村民们通过扦插等方式,很快就将种植面积扩大。

  作为矿区,团林村还结合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在矿山复绿中进一步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如今全村白茶已发展到近1000亩,其中投产300亩左右。

  “以前工艺很粗糙,就是片状的干茶。现在消费者要求高了,不改进制茶技术,茶叶肯定不好卖。”韩受成说,为此,包括他在内的茶农都开始摸索芽茶加工工艺,“我每年还会对技术和成品进行记录、对比,持续改良。”

  摊放、杀青、理条、阴干、装坛发酵……如今,团林村已形成独有的白茶加工工艺,在合作社的市场推广下,茶叶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杨小平说,在投产茶园里,普通农户每亩可制干茶20斤,每斤卖价在400元至600元之间,亩收益能达到1万元左右。像韩受成这样管理得特别好的,每亩制干茶100斤,收益能达到5万元。“今年预计全村能产干茶3吨以上,产值250万元左右,村集体能分得50万元。”

  白茶的发展见证了山村的变化,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如今,团林村把白茶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变化写进了村史,并放入村里的乡情博物馆中。

  “我们打算在未来3年,继续扩大白茶种植面积500亩,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杨小平说,团林村是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未来将充分利用白茶等资源,探索出一条农茶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

  重庆日报记者 栗园园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49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