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守好养老钱 安心度晚年

  “守好养老钱,安心度晚年”。鸡蛋水果免费领、养生课堂随便听……看似温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诈骗陷阱。7月19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发布该院审理的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希望大家能捂好钱袋子,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加大依法打击力度 从严从重惩治犯罪

  渝北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郑永红介绍,渝北区法院从严打击养老诈骗犯罪,综合运用罚金、退赔、没收财产等财产刑手段,全方位体现从严惩处精神。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渝北区法院审结涉养老诈骗犯罪案件5件5人,在办案件全部清零,对2名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3名被告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渝北区法院审理的张建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张建等人成立公司,以公司“夕阳购商城”为载体,在全国24个省市设立直营店、加盟店560余处,向社会不特定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宣传消费高额返利,承诺缴纳一定费用就可成为公司会员。根据消费金额成为不同等级的会员,获赠金额不等的购物券,通过购物券返利或换购商品。经对重庆市、四川省等6000多名集资参与人的投入款项审计,张建等人通过公司非法集资款项达1.5亿余元,造成损失达8000万余元。渝北区法院一审以集资诈骗罪判处主犯张建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延伸阅读

  如何守好钱袋子 养老诈骗防范指南来了

  “守好养老钱,安心度晚年”。为切实提高老年朋友的防骗意识、提升防骗技能,渝北区法院梳理了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提醒老年朋友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法官提醒:骗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投资概念,后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的方式与老人拉近距离,以可以享受利息、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项目诱骗老年人投资,在取得老年人信任后卷款跑路。

  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以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收费明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法官提醒:千万不轻信“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噱头,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项目进行投资,理性选择投资产品,坚信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不贪利以防陷入骗局。

  三、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以“以房养老”的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法官提醒: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蝇头小利,对于房产等大额投资务必谨慎,尽量与家人商议或向正规机构咨询后再做决定。

  四、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法官提醒: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遵从医嘱服用药物,不相信所谓的“特效药”“偏方”,以防陷入骗局。

  五、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骗取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

  法官提醒: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现得很热情,容易使老年人放松警惕。特别提醒老年人保持理智,切忌为了感谢他人所谓的关怀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产品甚至是提供证件号码、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造成财产损失。

  六、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法官提醒: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多关注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政策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发现被骗的,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刻报警。(唐中明 刘霞)

编辑: 黄京犀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