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少人在洗澡后有皮肤干燥、发痒的感觉,而且越抓越痒,甚至起皮屑、疹子。为什么会这样?洗澡过勤导致皮肤太干?如何洗澡才能缓解皮肤痒?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将为大家答疑解惑。
皮肤油脂对皮肤有保护作用,但在冬天,皮肤油脂的分泌较少,洗澡洗得过勤,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和角质层中的脂质容易被清除,就导致皮肤上的水分容易被蒸发,皮肤就会变得干燥。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燥则生风,生风则痒”。
但除了洗澡过勤,还有以下两种原因也会导致皮肤干痒。其一,随着年纪的增长,皮肤皮脂腺和汗腺的活力降低,这些因素使皮肤保持水分的能力下降,经表皮水分流失增大,皮肤更容易干燥。其二,环境湿度是引起皮肤干燥的另一个因素。冬季的供暖设备会引起室内的湿度下降,再加上寒冷穿着的衣服较多,贴身衣物在身体运动时会反复摩擦某些部位的皮肤,这也可能导致或加重皮肤干燥。
因此,为了缓解皮肤干燥,在洗澡时要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碱性香皂,适当减少沐浴次数并缩短洗浴时间,以免水分和脂肪过多流失。洗澡时也不要用力搓洗,因为过热的水和用力搓澡会洗掉皮肤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容易伤害皮肤,甚至会引起皮肤局部发炎,使神经更加兴奋,加重皮肤瘙痒。同时,洗浴之后要用柔软洁净的毛巾轻轻擦拭,趁皮肤的水分还没完全干时,涂抹有滋润护肤作用的沐浴乳。注意涂抹四肢等容易干燥的部位,以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过多蒸发。最后,涂好护肤品后应及时穿好衣服和袜子,有利于增强对皮肤的保护功效,减少干痒现象。
此外,日常补水也很重要。成年人每天饮水不宜少于1500毫升,以矿泉水、白开水、淡热茶为最佳,饮水方法以少量多次为好(每次200~300毫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还可以适当食用滋阴润燥食品,如白萝卜、秋梨、荸荠以及粥食和新鲜叶类蔬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和过于干燥的食品,少饮烈性白酒。(项江韵 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