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织牢预警监测网防止规模性返贫

  这几天,因突发重病而成为脱贫监测对象的城口县双河乡永红村村民彭国太,眼瞅着低保、慈善救助等一系列政策落实,低落的心情有了些慰藉。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至关重要。如何发现那些存在返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如何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举措?一张精准高效的预警监测网络,已在重庆基本构建完成——截至目前,我市共识别监测对象近7万人,对他们的帮扶也正在跟进。

  精准画像

  因病、因灾、因残等成为监测重点

  精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把钥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样需要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应该看到,目前还有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还面临致贫风险,一些农户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脱贫地区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县摘帽时间较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容易发生返贫致贫现象。”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他们进行帮扶,既是扶上马送一程,也是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必要举措。

  今年6月,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我市印发《重庆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对精准画像、补齐短板、消除风险等做出一系列安排。

  首先,以家庭为单位,主要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即脱贫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即边缘易致贫户)。

  其次,在具体标准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重庆市执行人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的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动态出现问题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都将被纳入监测范围。

  精准识别

  到群众家里了解收支情况算细账

  划定了范围,如何把这部分群众找出来?基层干部们的工作由此开始。

  “我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串门’。”双河乡乡村振兴办负责人向兵介绍,“串门”主要是了解群众收支情况,以及“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风险点,“看看他们的猪圈,再翻一下账本,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这样的办法还挺管用。今年5月的一天,向兵和永红村支书、主任文道勇来到了彭国太家里,一进门就看见他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其妻李龙兵守在床前,家里气氛有些压抑。

  “唉,肝上长了个肿瘤,刚做完手术,昨天才回来。”彭国太有气无力地说。

  了解基本情况后,向兵让彭国太把病历本和单据找出来,一页一页翻看:住院治疗用了13万多元,自付1万多元,另外还有些检查、陪护、用药(不在报销目录内)费用,合计用了三四万元。向兵皱起了眉头:“你这属于重大风险点啊。”

  经过仔细核算,彭国太一家七口,主要收入来源为两口子务工,每年有五六万元,算下来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但3个小孩上学的生活费固定开销就有2000元,加上得了大病,后续收入不能维持,返贫存在高风险。彭国太一家因此被纳入脱贫监测,由政协城口县经济委副主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仕忠和村支书、主任文道勇担任监测帮扶联系人,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城口县将监测对象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发现问题在一线,并探索建立“八户六策”防止返贫精细化帮扶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其他区县也各有探索,如南川区将监测对象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形成“对象发现、预警响应、精准帮扶、消除风险”管理闭环;丰都县推行防止返贫五步工作法,从动态监测、预警核实、归口处理、跟踪核查、限时清零五步强化防止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共识别监测对象2.27万户6.88万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800户3.15万人,边缘易致贫户1.18万户3.37万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00户3600人。

  精准帮扶

  一户一策有效防止返贫与新增贫困

  找到监测对象及分析其风险点,为精准施治奠定了基础。

  “那我能得到哪些帮扶?”得知自己成为脱贫监测对象后,彭国太有些急切地问。

  “你这属于突发重大变故,后续扶持会陆续跟进。”向兵回答他。

  这几个月,彭国太得到了一系列帮扶:县卫健委启动特殊医疗救助,在他的自付费用中又报销了7800多元;县乡两级送来慈善救助金1.3万元;乡里为其办理了一家七口的低保,每个月有4200多元。此外,村里还给彭国太解决了一个护路员的公益性岗位,每年补贴5000元。一进一出,彭国太一家的开支少了,收入多了,返贫的风险自然就小了。

  像彭国太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二社脱贫户罗仕勇,一直因病缺少劳力,本就是低保兜底脱贫。今年,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病逝,两个人的低保变成了一个人,加之他本人突发脑溢血,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关键时刻,乡里将其纳入监测对象,并把他享受的低保“升级”为五保与残疾补助,每月领到的兜底保障费用从400多元增加到千元出头,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城口县治平乡新胜村村民徐少明原本稳定脱贫,但今年8月底的一场暴雨,让其房屋成了D级危房。村支部副书记李秀娟在走访中发现了他家的新情况,上报后为其争取到临时救助、购房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合计10多万元,基本能覆盖其临时租房和在乡场上的买房费用,及时消除了风险点。

  “和精准扶贫一样,预警监测也将实行动态调整,常抓不懈。”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称,我市将探索建立和完善“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5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