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重庆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庆水务集团和重庆碧水源分别开展了哪些工作,目前来看成效如何?
郑如彬:重庆是山地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地理条件差等诸多难点,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快速增加,还面临异地改扩建等困难。但重庆水务集团积极担当国企社会责任,近年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污水治理“提能”。加快治理设施建设和工艺改造,污水处理能力由2007年的145万吨/日增至目前的545万吨/日,最大程度实现污水应收尽收。同时,污水处理系统韧性、出水水质稳定性均进一步增强,抗冲击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完成了81座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目前,我市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均由原先的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其中,还根据服务流域分布及水环境容量等需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4座,进一步实现从一级A标到准Ⅳ类标准的跃升,COD大幅削减,仅2022年即削减36.4万吨,比2017年增加19.74%。
三是实现流域治理“延伸”。如目前正在实施的沙坪坝区清水溪、凤凰溪“清水绿岸”整治提升工程,系集团首次采取“厂网河一体化”方式立体推进,努力为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贡献。
四是实现污泥处置“提量”。建成投运江津珞璜、泽渝建材等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城市污泥处理处置量增至2232吨/日,有力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外运处置难题。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珞璜污泥处置中心二期工程和鸡冠石污泥干化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后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