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非法出售电话卡用于注册充值 法院裁定立即冻结

  为进一步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日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引导相关主体规范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推动消费者个人信息司法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8年底至2021年11月,谷某在重庆大足区等地大量非法收购以他人身份实名注册的联通电话卡,并出售这些卡号及其短信验证码8万余条,用于注册网络平台账号,及登录相关运营商网上营业厅注册充值等。

  案发后,公安机关在谷某处共查获联通电话卡1200余张。

  2022年4月,谷某被法院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刑罚。检察机关认为谷某的行为侵犯了众多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遂提起本案民事公益诉讼。

  起诉时,公益诉讼起诉人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法院依法作出公益保护诉讼裁定,要求运营商在重庆的分公司协助,立即冻结该1200余个被非法使用的手机号码。

  法院审理认为,谷某大量非法收购实名电话卡并出售手机号码及其短信验证码,其行为侵犯了众多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亦对数量众多的网络平台和平台用户构成欺骗,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极易催生网络刑事犯罪,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侵害了承载在社会主体个人信息之上的公共信息安全利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遂判决:谷某注销其非法使用的冒用他人名义登记注册的手机号码,消除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险;谷某承担该通讯公司向大足区范围内手机号用户群发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警示短信的群发费用,每季度1次,连续发送4次;谷某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本案系《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全市首例个人信息公益保护“诉前保全”,法院裁定立即冻结涉案手机号码,不但最大程度地保护个人的信息财产权益,且有助于防范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非法交易后给社会造成损害,是创新个人信息司法保护机制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韩梦霖)

编辑: 张青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3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