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主品牌车企创新研发的“技术顾问”

  “确实安排不过来了,排队检测的企业都排到10月份去了。”7月4日一早,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郭栋的电话响个不停,来电的几乎都是新能源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忙着和他预约电驱动产品试验检测时间。

  原来,该团队研发了一款转速达到20000的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高速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试验装备,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试验,助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目前已成为长安、蔚来、华为等20余家新能源企业电驱动产品的定点试验检测单位。

  一个地处西南一隅的高校是怎么做到的?他们还有什么“绝技”?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一探究竟。

  设备填补西南地区空白

  走进位于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一楼的汽车缩比例模型声学风洞,庞大的管道蜿蜒曲折好比一条条“巨龙”,大小功率的风机呼呼作响,学院副院长赖晨光正在调整汽车模型的摆放位置。

  “风洞是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赖晨光解释,在汽车风洞里,可通过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模拟汽车行驶时周围气体的流动,测量气流对车辆的作用。比如,后视镜设计得是否合理,后视镜的造型会产生多大的噪声,对于驾驶员有多大的影响等。

  赖晨光说,风洞实验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可解决汽车开发阶段无法开展实车试验以及实车试验中环境条件难以保持稳定等缺陷,是汽车研制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汽车自主研发过程中急需的重要试验设备。该风洞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汽车专用模型风洞。

  “将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是重庆理工大学作为地方高校探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院长胡远志称,围绕重庆汽车产业相关领域,近年来车辆工程学科科研团队钻研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成果,领跑行业研究水平。

  例如,石晓辉教授领衔的汽车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最高转速达到每分钟22000转的新能源汽车高速试验台,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目前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长安汽车、上汽、比亚迪、吉利等国内外40余家单位。

  胡远志教授领衔的汽车安全及智能驾驶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内10余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50余款车型的碰撞安全开发,掌握了汽车碰撞五星安全的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北汽、江淮、江铃、东风小康等20余款自主品牌车型,被誉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创新研发的“技术顾问”。

  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室

  近日,车辆工程学院发动机标定实验室里,大三学生吴端和其他几位同学正在进行小型越野车的设计,为10月将要启动的202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做准备。届时,他们将驾驶自己设计的赛车参加这项被誉为“中国汽车工程师摇篮”的赛事。

  2015年,重庆理工大学成立士继车队,并连续7年参加该项赛事,共获得全国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2项,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

  “士继车队取得的成绩和学生科技创新工场密不可分。”车辆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兰光明介绍,2019年,该学院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工场,为学生提供场地、材料、设备等,学生们在里面可以“自由发挥”,自己动手把想法、创意变成现实。截至目前,学生科技创新工场已经入驻了10余个学生兴趣团队,约1200名学生参与,覆盖了全院学生总数的60%。

  同时,该学院还建设了一批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平台,如国家级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并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研教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该学院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多学科交叉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

  “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一辆汽车都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级传感器节点……”6月20日,在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博物馆,该校车辆工程学院科研助理翟培进正在为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讲解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今年初,作为一门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重庆理工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获得批准备案。目前,全国仅有7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不仅如此,依托车辆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去年8月,重庆理工大学与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研究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重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计划在5年内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研发投入累计将超过3.5亿元。

  “我们将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以培养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胡远志表示,“十四五”期间,他们将瞄准汽车产业“卡脖子”技术开展持续攻关研究,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为重庆乃至全国汽车行业的提档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本报记者 李志峰

编辑: 刘文静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