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讲理讲法讲情:天平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有秘籍

6月30日,老法官程启华(左一)“坐班”,免费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记者 黄乔 摄/视觉重庆

老法官张世华(左一)走进社区,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市一中法院供图)

  在渝北区龙塔街道,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法律服务工作室——4位调解员,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65岁,平均党龄49年。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市一中法院退休的法官。4人法律功底深厚、司法经验丰富,有的专长民事纠纷,有的专长商事纠纷、行政纠纷,还有的专长法律知识普及和宣讲……

  3年来,法律服务工作室成功调解纠纷264件,涉案金额800万余元,成为渝北龙塔街道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品牌。这就是渝北龙塔街道与市一中法院退休党支部合作共建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天平工作室。

  轮流“坐班”

  为老百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如今,程启华、张世华、刘家容、金代权4位退休老法官,已在天平工作室工作3个年头了。他们每周轮流“坐班”,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装修才发现新房屋顶竟然是倾斜的,高度差达到5厘米,我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呀!”6月30日,家住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的李女士,慕名来到天平工作室求助。

  当天“坐班”的是程启华。65岁的他,原是重庆一中法院副巡视员、审委会委员、民一庭庭长。现在,他是天平工作室最“年轻”的调解员。

  “不要着急,慢慢讲,怎么个情况!”程启华一边安抚李女士情绪,一边拿出工作记事本,记录李女士遇到的“难事”。

  时间追溯到2019年,李女士当时在融汇温泉城未来里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今年接房装修,工人吊顶时才发现,一间客卧的顶面呈倾斜状态。

  经过测量,顶面最高处和最低处有5厘米的高差,按照相关国家房屋建筑标准规定,屋顶不平的尺寸应控制在2.5厘米以内。

  “我家这个超出了国家标准一倍,是存在一定程度安全隐患的!”李女士说,无奈之下,她只好停工,找开发商和承建商要说法。

  经过多次沟通,承建商表示,愿意用“挂网+水泥+石膏板”的方式进行修复,不接受其他赔偿诉求。

  “顶是修复平了,但我的房屋空高就受到影响,铺装地暖后,空间就显得更矮了,居住感也打了折扣。”李女士认为,该小区承建商不仅要对倾斜的顶面进行修复,还应该赔偿装修停工损失,以及居住体验打折带来的精神损失。

  “我后面才晓得,不仅是我家,我们好多邻居都出现这种情况,真的很担心安全问题。”李女士说。

  “最佳方式还是双方积极协商解决!”程启华看了李女士拍摄的斜坡顶照片,并仔细了解情况后,给出了建议。

  他认为,框架结构的商品房不仅一家出现斜顶情况,首先应查明原因。

  “你们可向市建委的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申请鉴定。”程启华说,同时向消协投诉,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此外,还可以申请司法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若不执行,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感谢程法官,我思路清晰了,晓得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了!”李女士感激地说。

  强强联手

  着力解决辖区物业纠纷

  天平工作室所在的渝北区龙塔街道,地处渝北区南门户,下辖13个社区,辖区人口20万余人。

  “我们对辖区常见的纠纷进行梳理,大概有物业纠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20多个类型,其中物业纠纷最多,占比超过了60%。”金代权曾是市一中法院行政庭庭长,75岁的他现在是天平工作室的“老大哥”。

  “物业纠纷解决好了,可以说,有时候就是保了一方平安。”金代权坦言,现在的小区都比较大,很多小区住户都是几千人。有的物业纠纷,业主和物业公司矛盾较大,开过十几次协调会都解决不了。

  为此,几位老法官常常“联手合作”,调解物业纠纷案。

  “楼上邻居和物管公司都必须赔偿我!”2019年,渝北区龙塔街道某小区居民曾平(化名)找到“天平工作室”,申请调解。

  原来,曾平和陈俊(化名)是该小区同一单元业主,陈俊住顶楼,曾平住底楼。陈俊家楼顶的大鱼池拆除,水从落水管“直达”底楼,淹了曾平的地板、墙面。

  社区多次组织调解,但都未能达成协议。

  张世华和程启华“接单”后,首先到现场进行勘查,随后将楼上、楼下的业主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解释。

  “漏水产生的污垢中有鱼鳞,可以看出部分漏水是来自顶楼鱼池的。”71岁的张世华审过民事案件,判过刑事案件,在法院工作27年,办案经验丰富的他首先谈的就是责任的认定。

  随后,张世华又告诉物业公司,由于物业在日常检修、排查中疏于管理,未尽到维护义务,和陈俊一样,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听完两位老法官的解释后,陈俊当即表示,愿意赔偿1.8万元,但物业公司仍不愿担责。

  “如果业主起诉到法院,成本比直接赔偿更高,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这些都是成本和精力啊!”两位老法官开始和不愿妥协的物管公司负责人分析算账。

  这笔细账最终促成了三方和解,物管公司同意每月减免曾平物管费,直至满2万元。

  “我去问了的,如果我走诉讼程序,这个案子起码要一年以上,费时费力又费钱!”曾平说,在天平工作室,不仅是免费的,仅花一周时间就调解完成,便捷高效又优质!

  德法兼治

  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这起因楼上漏水引起的邻里纠纷原本以为就此结束。没想到的是,去年底,曾平又到天平工作室找到张世华。

  “以前同意免物管费的物业公司合同到期了,新来的物管公司不认这笔赔偿!”曾平说,目前还有8000多元物管费没有扣除,他不晓得该怎么办!

  张世华不慌不忙,拨通了新物管公司相关负责人电话,并把他请到了天平工作室面对面沟通。

  “作为新来的物业公司,对此事你们并没有责任,但能不能从社会责任感出发,以及与业主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心态,一起来协商?”张世华的这番话,让新物业公司拿出了高姿态,双方协商各退一步,达成协议——新物管公司继续减免曾平6000元的物管费。

  “法律是有情的,德法兼治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世华解释说,这起纠纷对新来的物业公司来讲,他们没有责任,但却有关系。他们尽有一份社会责任。

  “所以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调解中讲理、讲法、讲情,纠纷才能得到圆满化解。”张世华说。

  除了调解矛盾,4位老法官还坚持“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处理在小”工作思路,每月将辖区派出所报警、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居民信箱等各类重点矛盾分析研判,分类梳理矛盾源头和潜在隐患,研究解决对策。每年,他们还会两两分组,深入各个社区排查矛盾纠纷风险点。

  截至目前,天平工作室出具法律意见书30份,参加纠纷调处会议100余次。

  健全机制

  着力打造为民解忧平台

  “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如果生病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医……”前不久,程启华整理好养老诈骗相关案例、梳理出常见“套路”,在社区开展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叮嘱老年人擦亮双眼、认清骗局,提升老年群体反诈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到我们工作室来咨询的群众,大都不太懂法。”程启华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其法治氛围必然充分,它的人民也需要有权利意识的觉醒。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天平工作室的4位老法官,一方面尽量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普法;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人员也要提高法律素养,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实现基层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全覆盖。

  据统计,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94场次,成功调解纠纷264件,涉案金额800万余元。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市一中法院退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天平工作室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化解体系机制,着力打造为民解忧平台。

  “只要党组织需要我们、老百姓需要我们,我们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干下去!”几位老法官表示,将从辖区痛点、难点问题入手,精准把脉社会动态,持续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广泛征集民情民意,努力实现“标本兼治”,尽全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消除在衍生初期,促进辖区的稳定和谐。

  本报记者 黄乔

编辑: 刘文静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0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