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从边缘岗位做起 她带领团队做到汽车电子行业国内领先水平

  从男性居多的边缘岗位打拼到带领团队服务四十多家整车企业。她成功地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蝶变,也在用行动推动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

  为讲好重庆英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生动故事,重庆市推出英才人物系列报道。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专访了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评研究中心主任雷剑梅。

  让边缘岗位发光

  雷剑梅出生于石油工人家庭,199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庆大学,求学过程中,她主要从事电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为她在汽车电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8年,雷剑梅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后生涯,主持车载射频电器性能研究与体系建设工作,担任电装技术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她还在重庆大学担任大学教师,从事汽车电子相关的科研教学任务。

  “当时整个汽车电子领域就属于边缘化的岗位。”用雷剑梅的话来说,自己研究的专业在整个汽车领域的发展都很滞后,研究人员少、可操作空间也小。

  于是,雷剑梅开始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带领几个相关技术人员做汽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当时行业内很多品牌的车辆都会有关于收音机、遥控钥匙、车载导航等无线通信系统的投诉。”在雷剑梅眼中,这些投诉意味着设计和生产中一定存在着漏洞。

  针对出现的问题,她开始研究一套完整的射频性能管控体系,让车辆在设计时就注意到无线通信相关零部件的管控和互相匹配,不仅做到让产品质量提升,更是规范了设计生产中的每一步环节,进行严谨的设计和验证。

  在雷剑梅的印象中,她入行后的这十年,正是汽车行业向电气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十年,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加入团队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电子电器专业在整车厂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让技术从零到优

  2011年,雷剑梅正为一本电子通信杂志(《电子工程专辑》)做兼职翻译,从中了解到很多前沿技术趋势。她敏锐地嗅到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与汽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相关的正向开发、测试也将更有发展前景。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同时看好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EMC领域不错的积累,2012年,雷剑梅从长安汽车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之后,应邀来到中国汽研,开始研究利用仿真分析手段进行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的可行性。

  彼时,中国汽研在汽车电磁兼容开发方面,还是一张白纸。

  于是,雷剑梅带领4个人的团队开始电磁仿真技术研究,并基于对整车开发过程的理解,形成了一整套汽车电磁兼容性能正向开发的方法和成果。随后,她辗转进行了多个整车厂的技术交流和推广宣讲,努力将正向开发的理念向各整车厂传播,在业务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六年的时间,雷剑梅带队的正向开发团队已扩大到10余人,年正向开发业务收入也突破了千万。

  从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设计和开发起,雷剑梅历经了胎压监控系统产品软硬件开发、汽车遥控和无钥匙进入系统性能设计和管控、整车射频和电磁兼容性能开发等多个对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底层设计能力和顶层系统观念要求较高的项目,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如果电磁兼容设计不佳,车辆受到强烈的电磁干扰时,有可能会出现行驶过程中高压下电或跳档等危险问题。”雷剑梅和团队在2016、2017年间电动汽车飞速发展的时间段内,集中面向这类风险开发了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性正向开发和验证技术。她介绍:“我们做这项开发应该属于国内较早的团队,相关成果已经服务了四十多家整车企业,技术属于国内领先,帮助他们构建整个电磁兼容正向体系,包括整车开发初期如何确定指标,如何将这些指标反映在零部件上,如何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技术要求、整车如何做匹配等。”

  这项成果也在2017年、2018年分别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重庆市级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实这些荣誉都离不开越来越壮大的团队,最近几年,重庆的人才扶持政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让我们的研发团队能日益壮大。”雷剑梅坦言,尤其是重庆英才计划,这给了人才一种精神认可,也有了聚集效应,让更多人才能发光发热。

  目前,雷剑梅正在带领团队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其中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在特殊工作情况下电磁兼容性能如何把控、软件系统的功能安全、整车信息安全、智能座舱四个方向。“一切的研究就是让汽车更智能,也让车主体验感更好、安全性更强。”雷剑梅说。

编辑: 王龙博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32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