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警方大数据揭秘:年底这些电信诈骗高发 更易瞄准青年人


  新华网重庆1月24日电(陈雨 实习生 吴欣然)19岁到40岁的青年群体更易遭遇电信诈骗,女性更容易遭遇“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杀猪盘类”诈骗等……年关将至,哪些电信诈骗高发?什么人更容易被骗?近日,新华网专访了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支队长彭建云,一起看重庆警方大数据。

  彭建云介绍,从警方大数据来看,春节前后,“贷款类”“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杀猪盘类”等类型的电信诈骗较为高发。

  为什么春节前后“贷款类”诈骗高发?彭建云解释,春节期间很多人对资金需求比较大,此时,骗子会冒充金融、贷款公司人员,对在网络上查询过贷款的特定人群,通过 QQ、微信等聊天软件向受害人发送贷款 APP 下载链接。在贷款过程中以交纳保证金、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解冻资金、征信有问题等各种理由让受害人转账汇款。

  “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有大量网上购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随之高发。骗子一般假冒电商平台客服,通过报出精准的购物单号及物品信息,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并用‘理赔’的名义诱导受害人向骗子账户转账。”彭建云说。

  哪些人更易遭遇电信诈骗?彭建云表示,根据重庆警方大数据来看,在年龄上,19岁到40岁之间的青年人群体受到诈骗的占比最大;在性别上,女性容易遭遇“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杀猪盘类”诈骗,男性则更容易遭遇“贷款代办信用卡类” 诈骗;从职业看,企业职工群体占比最大,还有无业人员也较多。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守护市民“钱袋子”,从2021年年初开始,重庆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民反诈”专项行动,组织发动全社会力量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来自重庆警方的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从6月份起连续呈同比下降趋势,全年同比下降21.4%;挂牌案件破案率达65.6%,移送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3.8%,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418万人次,返还涉诈资金2.39亿元。

  春节将至,老百姓如何守好“钱袋子”?彭建云建议,不要轻易在网上录入个人信息,对疑似诈骗的行为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提高安全意识。转账前,应遵循“四必问”的要求:问问为什么要转账?认识对方吗?是否需要核实确认?我是否会落入诈骗的陷阱?我是否应该向警方咨询?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保持冷静,尽快报警,防止二次受骗,尽快止损,搜集证据并妥善保存,及时拨打110报案。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