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北碚村医宋向国扎根乡村33年:“只要乡亲们健康,我就满足了!”

  “宋医生,我关节炎又犯了,痛得很。”5月19日,三圣镇楼房村卫生室,一大早,外面就传来了前来看病的村民声音。

  雨下得正大,坐在窗前的宋向国抬头往外一看,是李享均。

  起身走出去,宋向国帮他收了伞,搀着他进了屋。“先用理疗灯烤烤,缓解一下疼痛。”对病人的情况,宋向国显然非常熟悉,“你这是老毛病了,刮风下雨要注意防寒保暖……”。

  见有记者采访,李享均告诉我们:“宋医生不仅医术好,还认真负责,几十年了,大伙有个头痛脑热的毛病首先就想到他。”

  一

  到达三圣场镇后,再沿着圣柳路往柳荫方向行驶约5公里,便来到了楼房村村委会。

  这是一个呈三合院式的建筑,卫生室就在左侧一楼,几个房间都开着门亮着灯——村医宋向国已经到了好一阵子了。

  “每天天亮了就过来,都习惯了。”穿着白大褂的宋向国个头不高,微胖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给人感觉很亲和。

  今年55岁的宋向国是土生土长的楼房村人,因为爷爷、姑妈都是当地卫生院的医生,从小耳濡目染,他也产生了行医济世的志向。

  1988年,宋向国考入江北县卫校,学习中西医结合。1990年中专毕业后,他怀着对医务工作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牵挂,回到楼房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作为一名村医,就是村里面的‘120’,需要为乡亲们提供24小时的诊疗服务。”宋向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年除夕夜,村民陈安群腹痛不止,她的家人赶忙来向宋向国求助。当时已是凌晨,天正下着大雪,宋向国二话不说背起医药箱就往陈安群家赶。经过诊断,陈安群是因受寒引起的腹痛。宋向国为她打针、开药,直到病情稳定后,自己才照着手电回家,这时已经过去了两三个小时。

  “当了村医以后,在不断的诊疗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业务水平不足。”为此,宋向国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努力学习,1994年通过函授自学取得了大专毕业证,2002年考取了助理医师资格证,此后陆续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主治医师证,去年他又通过了副高级职称评审。

  二

  楼房村现有常住人口约3000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800多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重症痉挛患者等特殊群体300多人。

  “为了保障村民健康,每年我们要对重点人群开展入户随访服务4次。”村里只有2名村医,入户随访就成了宋向国和同事重要的工作内容。

  2019年12月的一天,宋向国和镇卫生院的1名医生一起到村民刘述英家随访。在经过一条土路时,因路面积水、泥泞湿滑,他们乘坐的摩托车突然打滑翻到,宋向国的左腿被压在摩托车下,同行的医生也在摔倒时拉伤了腰部肌肉,但他们秉着“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带着伤裹着泥到达刘述英家完成了随访。

  第二天上午,伤还没好的宋向国又开始了走乡串户。来到村民陈依芬家中时,突然窜出2只凶猛的大狗,宋向国的左小腿被咬了一口,当时血珠就渗了出来。但他忍痛坚持完成了当天的随访任务,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到村卫生室处理伤口。

  “摔跤、被狗咬,这些事情在农村太平常不过了。”宋向国说,“既然当了村医,就不要怕辛苦,要有责任和担当。”

  在行医过程中,宋向国还时常会遇到一些条件比较困难的村民来看病,他都尽量少收费甚至不收费,“都是乡里乡亲,我不能因为没有钱就不给他们看病开药。我收入少点不要紧,只要乡亲们健康,我就满足了!”

  三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扎根乡村33年,宋向国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感触颇深。

  “早些年,村民觉得只要不难受就是没病。”宋向国告诉记者,近年来,除了给村民看病,村医还要为村民们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特别是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同时为重点人群建立信息台账,随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

  “村民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了,还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一些健康知识。今年我们组织村民体检,半天时间就有400多人报名。”宋向国说。

  “以前村医们的卫生室就各自设在自己家里,条件比较简陋。后来村卫生室设在了村委会,村医集中在一起工作。”宋向国介绍,村卫生室共有候诊室、诊断室、观察室、药房等8个房间,功能齐全;此外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病床、理疗灯等设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村医后继无人,是宋向国当前最大的忧虑:“村里最多的时候有3名村医,其中1名年纪大了退休了,现在只剩下2名,而且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村卫生室外,雨渐渐停了。宋向国满怀憧憬地说:“随着我们农村医卫事业不断发展,村医的职业地位、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医疗工作者加入进来。”(邓公平 罗丹)

编辑: 刘磊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4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