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部(重庆)科学城: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抓手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西部科学城承载着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梦想。”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表示,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在以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为主抓手,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累计引育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327个

  坐落于凤栖湖畔的金凤实验室,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的头号工程,被确定为重庆实验室的“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的“生力军”,举全市之力高标准、高起点打造。

  尽管正式揭牌运行还不到一年时间,但金凤实验室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作为核心任务,已在平台建设、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开放合作等诸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卞修武、段树民、赵宇亮、董晨等院士领衔的20个科研团队努力下,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比如研发的“病理取材目标检测系统”“综合智慧医疗(病理)应用平台”获得2022昇腾AI创新大赛重庆赛区决赛金奖。

  日前,第十一届棒棰岛肿瘤前沿论坛在渝举行,借助这一国内肿瘤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更多院士专家走进金凤实验室参观考察、深入了解,对于入驻实验室表现出浓厚兴趣。

  “金凤实验室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构建高端实验室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级的一个缩影。”邓敏军介绍,除此之外,科学城正加快建设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并推动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8家单位成功获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累计引育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327个。

  专班推进、滚动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4个

  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行动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按照要求,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目标,高水平建设“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推动大学城与科学城融合发展,推动“一核五区”一体化协同发展。

  “事实上,自西部(重庆)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把大学城智力优势转化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优势。”邓敏军表示。

  一方面是强化在渝高校院所“基本盘”作用,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入市外名校名院加入“朋友圈”。2020年以来,除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14所在渝高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国字号”院所、“央字头”企业也纷纷落地,推动引进培育和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科学城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创业生态圈。

  “通过专班推进、滚动实施,我们已累计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4个,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21项,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约3.207亿元。”邓敏军介绍,比如,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突破数值计算通用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合成全新骨架实体新分子,重庆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汽车软件基础操作系统“础光linux”已经开源发布。

  加快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为贯彻落实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加快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邓敏军表示,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紧扣科学城和大学城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两条主线,以持续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根本切入点,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超越。

  在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科学城将提速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科学装置、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在全力构建高端实验室体系方面,高水平建设金凤实验室,推进广州实验室、张江实验室重庆基地落地,启动建设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

  在持续引进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推动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已投用平台产出更多重大科研成果。瞄准“国字头”“中字头”优质科研单元、引进国家级创新团队,力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出进度、出形象、出成效。

  本报记者 张亦筑

编辑: 韩梦霖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48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