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场协商让外卖小哥有了“新家”

  外卖小哥在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开展活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供图)

  2月14日,重庆市渝中区,立春已过,春寒未散。

  下午3点过,身穿饿了么蓝马甲的吴春平,停好摩托车,摘掉头盔单手拎着,推开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居委会大门。

  吴春平大步往里,走进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房间,提起热水壶倒了一杯热水,连喝了几大口后,惬意地打了个饱嗝。他顺手将头盔搁在书架旁,一屁股坐进了宽大的沙发。一大早就起来奔波,现在是他难得的放松时间。

  这里是石油路街道新设立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跑单间隙,吴春平喜欢来这里歇歇,喝水、热饭,甚至奢侈地看会书。他觉得这里比他的出租房安逸,有那么点家的方便和温暖。

  “这里就是外卖人员的一个家。”看到不时进来歇息的外卖员,渝中区政协委员、石油路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简海燕很是欣慰,“将这里打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并逐步推广,是我们最初的设想和愿望。”

  这一愿望的实现,源于去年6月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开展的一次“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

  一人一车一手机

  3.6万名外卖小哥“很孤单”

  吴春平原本从事白酒销售,两年前,因生意不景气,转行送起外卖,“干这个时间自由,收入还算稳定。”

  但吴春平坦言,和以前做生意跑业务相比,送外卖还是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孤单。

  “我们大部分时间在路上,一人、一车、一手机,真的很孤单。尤其是在凌晨、深夜,奔波在空旷的街道上,那种孤单、寂寞的感觉特别强烈。”吴春平望着远处林立的高楼有感而发。

  龙湖时代天街商圈位于石油路街道,像吴春平一样的外卖小哥、快递员数量庞大,他们身处城市物流输送末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活力。

  像吴春平一样的外卖小哥越来越多,其职业状态和生存状态,引起了简海燕的关注。在走访中她感受到,吴春平那种莫名的孤单感,在外卖员、快递员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集体孤单感”刺痛了她,她开始在渝中区进行深入调研。

  “外卖小哥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占了很大比例。”在走访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后,简海燕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了解。石油路地区因为商圈、园区、大学、医院等集聚,常住人口近10万,集聚了大量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目前,整个渝中区网约车司机超过3000人,专送及众包外卖配送员超过3.6万人。

  早在2021年,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就率先开展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的试点工作,把户外劳动者驿站打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

  但简海燕在走访中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走街串巷、东奔西跑,工作范围不限于一个社区、甚至不限于一个街道,用餐喝水、休息如厕、寻求帮助、参加活动往往选择就近就便。

  “仅靠试点场所,难以完全满足这些劳动者的需求。”为此,去年6月23日,在渝中区政协石油路街道联络委开展的“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中,简海燕提出建议,增加渝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站点,同时根据实际需求丰富站点内的设置。

  围绕“外卖员的心声”

  各方一起来商量

  “没想到我们外卖员的生存状态,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回想起8个月前参加的一场“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27岁的女外卖员廖泽萌仍记忆犹新。

  “渝事好商量”是重庆市政协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于2021年3月在全市政协系统推广的协商平台。通过政协搭台,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群众代表共聚一堂,平等交流对话,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参加石油路该次“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的,不仅有区政协委员,区级职能部门及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还有外卖、快递人员代表。

  廖泽萌就是外卖人员的代表,现在负责饿了么石油路外卖点的业务。2021年,煤建新村社区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廖泽萌听说后就报了名,“那次就是工会通知我去的,让我有什么想法直接提出来。”

  “会议室有点大,大家围一圈,看起来相当有‘阵仗’。”廖泽萌笑言,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正式会议。在大家的鼓励下,原本有些拘谨的她拿过话筒,说出心愿——

  “煤建新村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休息场所,真的很赞。但我们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很多时候不限于煤建新村一个社区,到了其他地方,休息、用餐、喝水不是很方便,希望可以多设立类似的站点,给外卖人员更多便利。”

  令廖泽萌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心愿当场就得到了回应。

  “小廖这个建议提得好。服务站点少了,发挥的作用确实非常有限。”渝中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萍当即表态,区总工会将协同相关单位,整合资源增加一些点位。同时,提档升级全区“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等服务阵地,配备沙发、冰箱、饮水机、微波炉等设备,免费提供歇脚饮水、手机充电等15项服务,解决大家“饮水、御寒、充电、休息”等实际需求。

  紧接着,共青团渝中区委也承诺,将整合群团资源,继续开展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自护教育等活动。

  给予支持的还有渝中区妇联。他们表示将依托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女性社会组织等资源,制定菜单式服务清单,为新就业群体中的女性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第一次觉得,我们送外卖人员并不孤单,而是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廖泽萌感动不已。

  可以歇脚的“家”多了

  外卖小哥倍感温暖

  距协商会过去仅8个月,渝中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就增加到22个点。

  这意味着23.71平方公里的渝中区,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1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落脚的地方。

  更富创造性的是,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渝中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单位开展了急救知识培训、骑行技能及交规培训、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街道社区也不定期在这里发布最新就业岗位信息。

  一个个有活力的平台式站点,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随时随地感受到一种“来自组织的温暖”。

  “虽然仍是‘一人一车一手机’,但现在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在这里可以休整放松、了解信息、参加活动,不再那么孤单。”吴春平感慨道。

  这也正是这场“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最希望达到的效果。

  实际上,在这次协商活动前,渝中区政协石油路街道联络委的政协委员就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除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阵地建设和服务工作”这个议题外,还有几个议题也受到大家的关注,包括:彭家花园社区新建停车场、加快创业担保贷款放款进度、龙湖重庆时代天街B馆周边交通组织优化等。

  活动现场,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和石油路街道,以友好协商为原则直接“说事儿”,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协商建言、表态回应,签署《协商意见书》,共同推进解决相关事宜。

  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资金筹措问题,有的还涉及政策适不适用、各方利益协调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有效地把相关部门聚在一起,和委员、群众代表一起商量,有利于形成共识。

  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真真看来,“通过‘渝事好商量’这个专门协商平台,不一定每一件事都能让各方完全满意,但一定可以通过充分沟通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协商中形成‘金点子’,画出最大‘同心圆’。”

  在廖泽萌眼中,这场“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让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民主协商的力量——发出的声音有人听,提出的建议能成真。

  目前,那次协商活动的其他议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或回应。彭家花园社区停车场从资金的筹措到设计施工,都已准备就绪,即将开建;充分吸纳委员建议后,龙湖重庆时代天街B馆周边交通组织正在优化调整;创业担保贷款因政策影响目前尚不能解决。

  据了解,渝中区政协“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聚焦改革发展大事、百姓身边“关键小事”,累计开展协商活动百余场,助推解决问题115个,上千人次直接参与,数万群众受益。

  “‘好商量’促进了矛盾化解,‘多商量’推动了问题解决。”渝中区政协主席王志宏表示,将不断完善“渝事好商量”制度机制,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协商民主新格局。

  专家点评>>>

  市政协副秘书长余季平:

  推动政协协商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相结合

  渝中区政协在石油路街道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的过程及效果,也是全市政协系统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成效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人民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责任担当和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情怀。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的本质就是商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相结合,重庆市政协创建了“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具有重庆辨识度,同时,依托38个区县政协全面有序铺展,扎实有力推进。

  人民政协有着丰富的协商经验和人才优势。从石油路这场“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可以看出,参与协商前,政协委员走访调研。协商中,由于地位相对超脱,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观察、分析、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引导群众诉求有序表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推动问题合理合法解决。同时,密切跟踪协商成果办理情况,及时将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反馈给参与群众,让群众“不白来”“没白说”。

  “渝事好商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商量选题上,把着力点放在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难事上,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参与主体上,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政部门和相关群体代表参加,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活动方式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进街头、市场、村社、企业等现场实地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建议,并及时将成果反馈给各界群众。

  两年来,全市各级政协扎实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工作,共组织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2617场次,各级政协委员参与近2万人次,助推解决3000多个民生问题。“渝事好商量”也日渐成为聚民心的服务阵地、暖人心的民意通道、筑同心的协商平台。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38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