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桃花源记】刘运勇:若随陶渊明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任彭泽县令,那是豫章郡的上县,年薪为六百石。据说县令俸禄按季发,分为俸米、俸帛、俸钱、杂供给、力役和职田等,日薪十七斗,除去各项开支后,到手俸禄每日十斗,折合米五十斤。他只当了八十天县令。上述种种秩位,秋季是足额领取了的。冬季做官仅二十天,他就得到妹妹去世的消息,准备辞职,因职田收入还没有下来,就不能足额领取,除去到手日薪,每天只有五斗米了。恰逢郡守派来个督邮,考核县令的年终工作,下属提醒陶渊明,应该束紧腰带、戴好官帽,去向督邮行部属之礼。陶渊明深觉耻辱,勃然大怒,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回堂写好辞呈,交还了官印,扬长而去。

  这是佛理深湛的古代文人大多选择的出路。

  这一年,为东晋义安元年,公元纪年是四零五年,陶渊明四十一岁。可是他到哪里去呢?先到了武昌去奔丧,然后回到江州寻阳郡柴桑县归隐,常到庐山附近的东林寺闲游,与释慧远、刘遗民、周续之成了方外之交。

  我们不妨跟随陶渊明,疏理整个出仕的过程,或许对他喜爱什么憎恨什么,不经意地宣扬什么,有个粗浅了解。

  大约在公元三九三年,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江州即现在的九江市,官阶为六品,然而只有几个月时间,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辞官回乡读书;三九九年至四零二年,入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任军府参军,掌管文书簿籍,仍为六品,据说也是辞官回乡;四零四年,担任镇军将军刘裕府参军,同样是个六品官;同年底到来年三月,担任了建威将军刘敬宣府的参军,持表出使京城,还是六品官衔;四零五年八月至十一月,陶渊明任江州彭泽县令,降为七品官。

  陶渊明屡屡做官,却没什么建树,那个时代不能满足他大济苍生的愿望,但是他先后出仕的桓玄和刘裕,都足以影响东晋政局,可陶渊明一再辞官,最后回乡归隐,致力于文学创作,成就山水田园诗派开山鼻祖的美称,也算一大幸事吧。

  归隐之后,陶渊明优游于林泉之下。我们从其所作诗文窥知,他的大致活动范围,局限于鄱阳湖周围。唯独有一篇文章,不仅发生时间大大延后,而且故事情节缥缈莫测,致使后人阅读迷茫。那是宋永初二年,已经公元四二一年了,陶渊明从远房亲戚刘子骥的口中,听到一个美丽的故事,仿佛找到自己多年求而不得的理想社会,不禁心旷神怡,奋笔疾书,写下了《桃花源记》。

  那是一个什么故事,能让见多识广的陶渊明兴奋莫名,向往不已呢?他写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倘若我们追随陶渊明,去辨析这篇文章中的实境,会找到一个什么地方,证实那个理想社会桃花源曾经存在,那些个渔人、隐士,太守、刘子骥实有其人?

  要满足桃花源,有三个条件,首先不是县城所在地及其附近,其次应在深山里,其三必须人迹罕至。否则就会找不到,否则就是故弄玄虚,否则就是杜撰。

  桃花源当然是桃花溪的源头,因为源字从水、从原,指山石厓岩中的泉水最早流出。本义为最初的,开始的;水与原两字叠加,说水开始流出的地方,比如河源、泉源、发源、源头、源远流长;其衍义引申指事物的根由,如来源、资源、渊源、能源、起源、策源地;又用来作源姓。桃花溪从大酉洞流出,注入酉阳河,在金家坝汇入乌江的一级支流甘龙河。那么,渔人可以从甘龙河下来,也可以从乌江折转,经酉阳河,一直抵达今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大酉洞,满足渔人乘船入洞的基本条件。

  紧随着陶渊明的视野,我们来到大酉洞外,逆桃花溪而上,可以乘船到洞口。溪水两岸,生长着一种名叫山桃的花树,春天里开了出来,白色花的叫白山桃,玫瑰红花的叫红山桃,满枝满杆的缀着。倘若落英缤纷,溪水里漂满白的红的花瓣,便是一条花的溪涧;夏日里山桃逐渐结出小桃,当地人称毛桃子,成熟后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绿翡翠般的光彩;冬日雪霁,山桃暗紫色的树皮映雪成趣,便如铜枝铁干。

  称大酉洞为桃花源,一点也不作假,这里山是桃花山,水是桃花溪,路是桃花道,人是桃花面,在俱为桃花根源。所以渔人以为是桃花源,刘子骥听说是桃花源,陶渊明认为是桃花源,其实它就是大酉洞。

  大酉洞是个石灰岩溶洞,入口原为堆石夹峙,需要侧着身子挤进去。洞中豁然开朗,上下为葫芦形,宛若一把倒置的酒壶,其高三十余米、宽二十余米,其长百余米。因而沿途宽窄不一。桃花溪从洞中拐了一个弯,淙淙地流出,宛若铮琮地弹响锦瑟。洞内崖壁墙立,一面天然形成了十数道梯田,一面则形成缓缓的山坡,长满瀑布般的松蕨。沿着浅溪上行,出了内洞,外面就是个另类天地,当地人称为桃花源。

  桃花源形似天坑,四方峰峦包围,占地面积达十五公顷。田地约二十亩,足足可以养活五六十人,洞外还有着十分广阔的山坡坡,以及绵长的河流,可以狩猎、采摘野菜、刨药材,也可以开荒种田。经历漫长的一千八百年之后,那些田地、屋舍、道路、池塘、涧溪、树木、洞穴,变成了插满小秧的水田、仿古求真的店铺、纵横捭搕的村道、鱼儿优游的堰塘、流水潺潺的清溪、种类繁多的树丛,以及光影斑驳的隧道。四周山岩水源丰盛。在一面石壁的缝隙跟前,有个黄发垂髫的孩童,脱成双光脚板儿,把手握为话筒,大声地呼喊:“泉水出来!泉水快点出来!”

  旁人问:“石壁缝缝都喊得出水?”

  那孩童骄傲地回答:“当然。你看嘛,你看,水出来了!”

  果然,一股拇指粗的泉水,就从镜面大小的石壁中涌出,汨汨地流入下方脸盆大的凹处,顺着缺口,流入了旁边的水田。

  那孩童得意地指点我们:“这叫喊水泉。”

  桃花源里为喀斯特地貌,环山树木丛生,水分涵养很足,所以能够蓄水灌田、积雨成溪,洞中人不乏饮水,可以长住不移。有水就有生命存在。如今的桃花源,分成了四村一祠,即潜村、靖节村、五柳村、隐逸村和陶公祠,后来又在后山发现了一个长长的山洞,取名太古洞。据说与太古藏书传说有关。秦统一六国后,厉行焚书坑儒,仅留秦国历史、医药、占卜、种树以外的书籍,有咸阳儒生数人,背着商周经典古籍,经汉中、出剑门,循着嘉陵江、长江、乌江,在龚滩上岸,寻找隐蔽地方。他们找到了大酉洞,见溪畔遍地桃花盛开,涧水流红,便藏书定居。直至被渔人偶尔发现。北宋《太平御览》卷四九之《荆州记》里记载:“大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书要代代相传,人也就代代繁衍,七百年前,秦人到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乍见大酉洞,如此隐秘、如此便宜、如此丰饶,也就别无二求了,长期居住下来。大酉洞的功能即是藏书,而土人并无典籍,当然是秦人负笈而来,藏在此处的。以致陶渊明听刘子骥转述,也羡慕不已,记下这地儿的特征,命名桃花源,准备入内耕田。

  从太古洞出去,如今修建了一个摆手舞歌圩,现场有无数人正在欢歌舞蹈,甩甩手臂、扭扭屁股,细听他们唱的是《木叶情歌》,其歌词是: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叫呃,只用木叶不用媒。

  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哪用媒。

  要得灰来荞要倒哎,要得媒来惹是非。

  这里真是一个乐和的世界,以我猜测,若是陶渊明见到,恐怕真的要脱掉官袍,隐身洞内,同那些隐者、土人打成一片,成为一个好邻居。

  其实,桃花源既不是陶渊明的故乡,离他任官之所也远;晋太元年间为公元三七六年至三九六年,陶渊明还初出仕,想必功利心正盛,接受着仕途的磨炼,与公元四二一年写作《桃花源记》,时间上相去甚久。

  所以陶渊明用记的体裁,来描摹大酉洞,叙述那里发生过的骇人故事,然后让你找不到,因为第一叙述人刘子骥,也没有找到,而且不久就去世了。

  在汉语环境中,记的基本义为记录,就是把口头的话、口传的事写下来,后引申为写下来的书或文章,可用叙事、写景、状物、议论和描写,来抒发著作者的情怀与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碑记是镌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所以题目为桃花源记,而不是桃花源游记,其中大有考究。说白了,就是没有亲眼目睹、真正见到过桃花源,或者见的那地方不叫桃花源。那地方没有名字。那么,洞里的世界,就不是个可以设计的理想社会,而是现实中的世界。

  记之种种,说明陶渊明当初,确实没有到过桃花源。然而不是亲见,不等于没有。陶渊明生活或游历过的,主要是在两晋、南北朝的荆州、江州一带,属于“湖广熟,天下足”美好家园,辞官隐居,不愁衣食饱暖。所以渴望一种自由。虽然那些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要么不存在,要么找不到,并不是他亲身经历。当然也不是梦。那就只能听说。桃花源这个故事,境地缥缈,故事简单,缺乏细节,桃花、溪水、原住民、访者,各有代指,没有思想碰撞或者仙遇。它在哪儿呢?如今我们知道,桃花源确实是存在的。它就在武陵郡,就在酉阳,就是大酉洞。中国封建社会历经夏商周秦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已进入了鼎盛期,不得志者才向往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环境。所以,陶渊明听到大酉洞的故事,因桃林森森、涧水流出而取名桃花源,深幸自己屡屡辞官,能够躲入想象中的桃花源,以士不愿为而为之的作法,推崇出一个单纯的理想型的社会,人们也不愁吃穿,哪怕吃得简单一点、穿得单薄一些。所以,陶渊明描述桃花源里种种,虽然是夸大的,却是有选择的,充满了理想色彩的。那是为什么呢?一切皆因陶渊明崇佛,具有平等、博爱、自由观念,进而形成他的山水田园诗文作派。

  我们再跟随陶渊明去认识刘子骥这个人。

  刘子骥名雅,字麟之,号子骥,是南阳郡安众县人,即今南阳市邓县人。他是陶渊明的远房亲戚。《晋书·刘麟之传》记载此人隐居于阳岐,就是石首县的西山。那地方距离现在的酉阳县,中间隔着湖南省的花垣县,或重庆市的秀山县,同属沅水流域的武陵郡。

  其实,陶渊明知道这只是个故事,没去寻找开满桃花的地方,只给了我们一个大约方位,即武陵郡。我们也知道,止戈为武,高平为陵。西汉初,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辖地广阔,大致包括今之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和重庆的部分,郡治就在常德市,下辖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零阳、充等十三个县。主要是沅江及其支流地方,包括今酉水河流域的酉阳县,今之吉首县属沅陵。至于称武陵人,那是通称,相当今酉阳居民对外自称重庆人一样。晋时酉阳县系武陵郡与涪陵郡的结合部。武陵人讲出大酉洞的故事,由陶渊明笔下描写为桃花源,再正常不过了。陶渊明之后,就有人到处寻找。终于发现岩壁上有秦人题刻的大酉洞,先是宋代的《荆州记》说里面有秦人藏书,明朝酉阳宣慰使冉天育咏大酉洞八景中有“霄际松风青霭霭,洞边桃瓣水悠悠”的句子,清乾隆酉阳直隶州知州章恺为石窿藏书题《咏大酉洞》做记叙,《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有秦人,负书笈,辗转来酉”事件,而洞里就是一个桃花源。因此我们晓得了,桃花源那地方确有,就在酉阳县城不远处,俗称大酉洞。

  看来,陶渊明擅自将大酉洞,更改为了桃花源,庚即就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我们从后山太古洞穴,离开这个晋人羡慕的世界,外面峰峦起伏着,宛若万佛朝宗。沟壑里是水源充足的酉阳河,岸边生长着大蓬大蓬的菖蒲。这种植物的宗教效力是避邪。膳食功效主要是药用,具有化湿和胃、养血安神、祛痰止咳的作用,与栀子和生姜一齐捣碎,可以消肿止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其挥发性的芳香油可以驱虫,常置案头,誉为天下第一雅。周遭还生长着高大的银杏树,非但秋叶金黄,而且果实雪白,形状如杏子。而天空是碧蓝碧蓝的,云也雪白,偶有一丝一片游过,便似蓝锦 缎上绣着山桃花。隐士们踏云采薇,出现在任何一个山头上,偶尔被人发现,一定被当作神仙。何况打渔人那些误闯入。东晋末年,桃花源附近仍然蛮荒,几乎见不到人行走,渔人做那些记号,根本就涅没于草木丛中,因而找不到,亦是真实的反映。

  在桃花源,这个世界就是个洞穴,人们互不往来,没有岐见,没有纷争。文人最大的特点是不争。可是真的能够凡事不争么?陶渊明说了“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是争,而且天下为五角米,抑或为五石米,而摧眉折腰者,何在少数。

  而今我听到有人转述这个故事,也随着陶渊明,用现代语言,写一篇记,文章内容就是这样了:

  陶渊明有个亲戚叫刘子骥,是湖南吉首人,曾经跟他讲过一个故事。有个武陵的打渔人迷了路,进入甘龙河一条支流,划着船,到了武陵郡和涪陵郡交界的深山,见到有条溪流边长满了桃树,林中连一根杂树木都没有,非常好奇。他就顺着这条桃花溪往里头划,直到一个山洞前,溪水变得很浅,船进不去了。便系好了船,走到洞口跟前,抬头见顶额镌刻“大酉洞”三个古体字。进去的道路也十分狭窄,往里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放大,出现个漏斗形天坑。坑底很平整,有田有土,有房屋,栽了许多桑树和竹子,还有人在耕田。他们穿着渔人从未见过的衣服,见到外人很吃惊,问他从哪里来,还请到家中去,杀鸡煮肉招待,说是躲避秦时战乱逃进山里的,居然不晓得现在已过了汉和魏晋的朝代。渔人被各家轮流招待,几天后,才与他们告别。临别时,他们还叮嘱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渔人出了大酉洞后,解开缆绳,登上打渔船,弯弯拐拐的,划到大河里,然后进入甘龙河,再放到乌江。渔人在沿途做了好些记号。他回去向郡太守报告,可是衙役们再沿渔人说的路,去寻找大酉洞时,已经找不到记号了。

  因为,那条无名河流就是酉阳河,那道小溪就是桃花溪,那个山洞就是大酉洞,都是我们能理解的。

  讲述者离开了,自然找不到。找到了又怎么样了呢?难道太守要纳入治内,或者陶渊明要到里面去隐居?既然他没有隐于桃花源,说明这就只是一个关于隐者的故事,而且桃花源里生产力落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更谈不上社会发展进步,还停留在秦乱时期。难道晋与南北朝比秦乱更加落后吗?当然不是的。乱有什么可怕呢,大不了躲在桃花源,避上几百年,也是陶渊明文章的深意了罢?

  在大酉洞中,当地政府复原了桃花源场景,记住过去的历史,比较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经历的磨难,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深刻体会历史的求而不得与现实的不懈追求。

  当下所建设的和谐社会,物质文化水平逐渐更高,享受着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桃花源已达到让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而精神生活于种种互相理解上,将矛盾化解于无,何须沉缅于陶渊明恍惚虚幻的境界呢。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大酉洞不是在酉阳县城边吗,说什么“找不到”的鬼话?那时,酉阳宣慰司所在,还是今甘龙河与原乌江交汇处的龚滩。今日之县城大酉洞地域,原系蛮荒之地,于清乾隆“改土归流”建县后,才逐渐动工修建。渔人即便划船出来,见到岸边的大约是菖薄、葛、巴茅、火棘那样的植物,且山峦耸翠,形状差不多,河道也曲里拐弯,多转折几遍就难以识别了。于晋之后,酉阳属地变化也大,唐属务州、思州;五代后,为当地氏族所据,称酉阳寨;北宋属思州;南宋为冉氏土官地;元为酉阳州治,后升为酉阳宣抚司;明为酉阳宣抚司治;清置酉阳直隶州,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酉阳设直隶州,选择大酉洞外的槽谷建筑县城,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四县。洞里的桃花源居民,虽然不尽是秦人后裔,因光阴荏苒,人户变化,成了真正的幸福美地,以至当地人说:“世上只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里,一个在重庆酉阳。”

  酷好旅游的刘子骥没有去找桃花源,陶渊明只是把他讲的故事记了下来,为了证实桃花源的故事,后人追随陶渊明,不断地寻找。或许渔人之后,第一个找到大酉洞的,正那些是赋诗题刻者。

  这算是意译,可惜《桃花源记》后头的诗,我写不出来,就不勉强翻译了。

  简介:刘运勇,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副巡视员。著有长篇小说《长辈》《山民(四卷本)》《夔州刺史刘禹锡》《大宋状元冯时行》《乱针绣》等,长篇报告文学《巴山壮歌》《突破大巴山》《泼绿筑彩》《在那金山上》《平安乡巨变录》等,散文集《黑馍》《踏歌》《踩山谣》等。

编辑: 陈蒙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4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