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结果成效显著 累计保费达2466万元

  新华网重庆3月2日电(朱俊洁)2021年6月1日起,中国银保监会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确定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为两个试点省(市),并确定6家人寿保险公司参与试点。试点数月以来,重庆银保监局根据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和市情民情特征,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开展,实现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全国首单在重庆落地。目前,重庆市已有约3700人投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达2500万元。

  四大特点 明确养老保险体系顶层设计

  “数据显示,重庆市60岁以上人口701.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547.36万人,占17.08%,两项比例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1和3.58个百分点,是全国老龄化趋势比较突出的地区。”重庆银保监局人身保险监管处处长金艳芳介绍道,中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又以第一、第二支柱为主,养老保障体系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而商业养老作为“第三支柱”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增大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相当部分市民,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灵活就业的“新市民”,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或者仅享受退休待遇较低的居民养老保险。

  “对此,重庆银保监局根据专属养老政策的适配性,经与试点机构共同研讨,确定灵活就业的‘新市民’为主要试点方向。因为相较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金融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产品具有长期性、安全性、灵活性、惠民性强等特点。”金艳芳说。

  具体看,长期性体现在投保人60岁才能进入养老金领取期,领取期不得短于10年,退保要求严格,目前试点产品在前5年退保或有损失,从而引导市场培育“长期积累、长期领取”的养老价值理念;安全性表现在采取“保证+浮动”的账户收益模式,养老账户有最低保证利率,不会因为金融市场波动而产生亏损。目前试点产品提供了“稳健(保守)”和“进取(积极)”两个账户供自由选择,或者组合配置,在积累期稳健账户和进取账户可相互转换,以此规避市场风险,提升账户收益;灵活性表现在保费起缴金额贴近低收入群体,100元即可投保,且缴费期灵活,对缴费年限和缴费次数没有要求,一次性缴费、按月缴费、按年缴费均可,投保人经济紧张期间甚至可不限次数、时间的暂停缴纳,养老险账户不会失效,对账户收益无影响;惠民性则体现在其产品的附加费用率大幅低于同类保险产品。在此基础上,重庆银保监局还要求试点公司在试点期间最大力度压降初始费用。目前6家试点公司均进行了费用减免,甚至有产品减免至“0初始费用、0管理费用、0转换费用、0追加费用”。

  调研专属养老市场 解决市场难点

  据金艳芳介绍,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家政、保洁、保安等为代表的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在平台或企业间转换频繁,其职业的短期性、不确定性、高流动性与养老保险“缴费期长、领取期远、长期养老关系稳定”的属性存在天然错配,专属养老产品在实践推广中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因此,在试点工作中,重庆银保监局积极探索“主管部门支持、行业联动合力、企业自主选择”的试点模式,探索“行业增信”方式,提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推广的有效性和渗透率。

  例如,联动重庆市邮政管理局,指导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重庆市快递协会印发《重庆市快递员群体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推广实施方案》,将宣传推广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快递行业“暖蜂行动”的一环,以“行业增信”方式,提升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对快递人员的触达率。

  “作为积累期长、领取期远的长期养老产品,销售质量对于产品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也至关重要。”金艳芳称,为尽可能增大产品透明度,降低销售误导,重庆银保监局加大了对试点机构的监管力度,致力于通过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强化内控服务监管等方式,增强市民对政策的长期信任度。

  据悉,3月1日起,中国银保监会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试点区域和公司主体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共同营造有利的商业养老市场氛围,进一步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金艳芳表示,重庆银保监局将大力支持这一改革举措,继续因地制宜探索商业养老这一长期政策的试点创新路径。同时,借助自主建设,连接重庆市银行保险机构与多部门政府公共数据的“金渝网”大数据平台,通过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加速养老保险产品研发的数据积累,提升因地制宜和因城施策的数字能力,鼓励专属养老产品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本地探索。

编辑: 朱俊洁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