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 重庆市公安局打出“组合拳”

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刘文静 摄

  新华网重庆3月1日电(刘文静 实习生 韦诗曼)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重庆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相关举措,从九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3月1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袁勤华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袁勤华表示,为各类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截至2021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12.2万户,同比增长7.6%。其中,民营企业97.8万户,同比增长10.8%。为此,市公安局近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重点措施,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一方面精准回应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非法经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仿冒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将重拳出击、依法严打,尽最大努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执法办案,区分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之间的界限,严禁各刑事手段插手干预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防止执法权力的滥用。

  二是建立重大经济案件提级审批机制。坚持刀刃向内、强化制度监督,提出重大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提级审查和重大跨区域经济犯罪案件提级管辖两项具体措施,并细化明确了相关具体的操作办法。同时,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类重点企业、在全国或全市有影响的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企业,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区县公安局审核以后要报市公安局批准。

  三是依法审慎适用涉企强制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需要对企业及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要充分评估强制措施的必要性和适用范围,确保用准用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活动,尽最大努力防止“侦办一起案件、垮掉一家企业”的现象。

  四是强化涉企案件追赃挽损。从事前预警、事后挽损以及简化资金等三个流程入手,采取针对举措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五是规范跨区域涉企执法协作。针对涉及重庆企业的跨省市重大案件,主动加强异地执法协作,跟进做好执法办案的监督,积极维护重庆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治保障。

  六是加强涉企治安治理。主要立足公安的职能职责,在企业内部安全防范、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企业周边治安巡逻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企业一门心思抓生产、专心致志抓经营。

  七是改革涉企经营许可。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取消保安培训许可证核发,改为备案管理。全面推行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告知承诺制。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直接取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取消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改为备案管理。同时,放宽车驾管社会服务站申办主体范围,鼓励汽车生产、销售、报废等企业协助办理车驾管业务。

  八是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从服务和管理两个角度,丰富拓展惠企举措。在服务方面,推动涉企高频电子证照跨省市互认互信,实现办证办事“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推行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小客车全国“一证通办”和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在管理方面,市公安局将改进监管方式,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和“去联网+监管”,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

  九是加大减费降税力度。即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具体包括对首办企业将继续免费提供公章一套,落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两检合一”改革,取消综合性能上线检测,直接运用安全技术检测结果。

  袁勤华介绍,目前,重庆比较突出的涉企违法犯罪主要包括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职务侵占、合同诈骗、侵权伪劣这几类。“我们将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经济犯罪问题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防范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尽最大努力减少经济案件发生。”

编辑: 张青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