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果飘香 村变靓 客不断 下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二月十五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们把自己的旧房改造成了农家乐。

  本组图片由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二月十五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毛相林(左三)和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开院坝会谋划工作。

  “当时我第一个走上台,从习近平总书记手里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奖章、证书和奖牌。”2月25日,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巫山县竹贤乡千米天坑下的下庄村,回忆起一年前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毛相林心潮澎湃。

  “会议散场时,总书记从我身边走过,微笑着对我说‘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说这话时,毛相林目光坚毅,紧握拳头。

  如何“加油干”?毛相林反复琢磨。一年来,他带领下庄全体村民感恩奋进,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

  毛相林忙着搞旅游跑项目谋发展

  “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12个字,字字千钧。

  为了总书记这句嘱托,过去一年,毛相林没有一丝懈怠,村子里里外外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

  ——忙着搞乡村旅游。

  “咦,毛书记,你怎么住这边了?”记者去年才到过下庄村,清晰地记得毛相林的房子不是眼前这间。

  “对头,你记性好。我原来住在旁边,现在老房子已经改建成‘愚公讲堂’,我就搬到这边住了。”

  “愚公讲堂”,主要用于接待前来参观学习和旅游的团体,以及开展村民技能培训。记者看到,讲堂门外墙壁上挂着一块红色展示牌,记录着开课时间以及村民的课程需求。

  “过去这一年,下庄接待了4万多人次来参观学习和旅游。尤其是‘五一’假期,村里大堵车,村干部都跑去疏导交通了。”说这话时,毛相林的语气带着自豪。

  ——忙着跑各种项目。

  来参观学习和旅游的人多了,要处理的事就多了。比如公路不够宽,不方便会车。毛相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紧申请项目,对公路进行拓宽,从4.5米扩到5米以上,沿途还加装防护网,提高通行安全性。

  停车位少了,来访的人停车难。毛相林四处协调场地,并主动拿出自家一亩多地规划停车场。这一年,下庄增加了7个停车点,可停放车辆300余辆。

  旧农房不美观,影响村容村貌。毛相林又以传统村落改造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房改造,在外墙加贴仿古砖,在屋顶加装泥瓦顶,40多栋房屋旧貌换新颜。

  旅游内容不丰富,吸引力不强。毛相林组织村民挖通古渠引下山泉,将原出村古道打造为步道,在“天路”沿线规划5个观景点,还建起下庄村史馆、乡情馆等。

  ——忙着谋未来发展。

  今年4月1日,下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正式开班。为了这件关乎下庄未来发展的大事,毛相林已忙活了好几个月。

  2月15日元宵节当天,毛相林一早就召集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开院坝会,商议培训基地勤杂人员的招聘事宜。清洁工4人、帮厨3人、服务人员3人……粗略一算,就是近20个固定用工名额。

  这么多人来培训,吃住是个大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下庄的接待能力,毛相林挨家挨户动员,发动村民将闲置农房流转给引进的一家文创公司统一改装、运营,现已成功签约120间。

  “忙并快乐着!”毛相林感叹,“看着村里巨大的变化,再忙也值得。”

  美丽乡村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

  毛相林在前面引路,下庄村民紧跟其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下庄村正变得越来越整洁、漂亮。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路还是那条8公里长的“天路”,但毛相林说过的这句话被做成标语,放到了进村路上醒目的位置,展示着下庄人的精气神。从上往下望去,这条路犹如一条盘旋于天坑的巨龙——蜿蜒的身躯一头连着村里,一头连往山外的世界。

  路也更好走了,加固的防护网让经过这条路的人感到格外安心。沿路的观景平台设施越来越完备,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远眺,拍照留念。

  下到村里,拐过一个弯,新建的“下庄院子”民宿就映入眼帘,古朴而恬静。沿路直行,农房大多被粉刷成淡黄色,底部加贴了防护砖,房顶“盖”上了灰色的瓦盖,路边小花坛里的花草生机盎然。

  “这一年,下庄确实变漂亮很多。”在下庄村首个农家乐——“三合院”院坝里,村民杨亨双看了看自家农家乐加贴的瓷砖,指着院坝笑着说,“这都多亏了毛支书和村干部。”

  说这话时,杨亨双略有些不好意思。就在去年,因为柴火乱堆乱放问题,毛相林曾上门给他收整过。

  “下庄虽然脱贫了,但村民还有不少卫生习惯没有养成,影响村容村貌。柴火乱堆乱放,就是一个突出问题。”毛相林说,这事他曾反复跟村民们强调过,但收效甚微。去年,他干脆带着村干部上门检查,发现此类问题,就亲自动手整改,“村民说不晓得啷个收拾,那我们就示范给他们看。”

  此举十分有效。记者在村里采访期间,就在路边一处平坝看到有村民在收拾柴火。他们拿着工具把柴火砍得整整齐齐,一根根有序地码在推车上,再推回家。

  “环境卫生好了,游客来玩也更舒心了。”杨亨双说,去年下庄旅游格外红火,他也跟着受益,收入在13万元左右,比往年高出不少。

  村里的变化,令久未返乡的年轻人袁孝鑫感到十分欣喜。“泥巴路变成水泥路,环境干净了,还装了路灯,放置了垃圾桶。”去年,因母亲在下庄开了农家乐,袁孝鑫时隔两年回到下庄,实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

  今年元宵节过后,袁孝鑫辞去主城月入过万的工作回到下庄。“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自己准备在下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当讲解员,同时做一些农村题材的短视频,“下庄建设需要更多年轻人,我希望通过记录自己回乡的生活,把下庄的风土人情、山乡巨变展现给更多人看。”

  今年扩种脐橙让村民持续增收

  项目多了,人气旺了,村民们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宽,收入也跟着涨。

  最近,趁着春光明媚,村民刘恒玉和老伴又在自家脐橙园忙活起来,除草、修枝、追肥……“原来一亩才结两三百斤脐橙,今年结了1000斤,要得。”说起去年的脐橙收成,72岁的刘恒玉笑得像个孩子。

  下庄村最低处有一条河沟,在河沟边的坡地上,几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们种了650亩脐橙,脐橙树下套种西瓜、南瓜、小麦等,这些项目见效快,很适合村里发展。另一面山坡上,毛相林带领村民栽植了150亩桃树,打造下庄“桃花源”。“去年桃花开的时候,就有不少游客来河沟耍,摸鱼捉螃蟹。”毛相林说。

  经过几年发展,下庄村的脐橙去年底终于迎来丰收,收获30万斤,预计增收70万元,刘恒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种了15亩,卖了1万多斤,收入4万多元。”

  一年来,下庄的快速发展给村民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大家就近参加脐橙管护、工程建设等,每月收入都不低于3000元。再加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即将开业,将让下庄的人气更旺,就业机会更多。据了解,2021年,下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77元,较上一年度增加近2000元。

  “今年我们脐橙种植面积要扩大到1000亩,还要新种几百亩小麦,开办面条加工厂,闲置农房流转要达到200间。”毛相林话语铿锵。

  在毛相林身后,是宁静整洁的村落、袅袅升腾的炊烟、绝壁间顽强生长的树木、缓缓飘动的白云,阳光把他那沟壑纵横的脸庞镶上了金边。他仿佛看到,未来的下庄,喜迎八方来客,奔向更美生活。

  对话毛相林>>>

  “以前大家想的是吃饱穿暖,现在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

  一年来,毛相林带领下庄人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继续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作为下庄村的带头人,过去这一年毛相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毛相林进行了对话。

  重庆日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结束散场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你“加油干”,当时你有什么感受?一年来你又是如何同干部群众一起“加油干”的?

  毛相林:总书记当时勉励我“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我第一反应是特别激动,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后来我又不断回想、仔细体会,越来越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加油干,到底怎么干?干什么?从北京回重庆我一路上都在思考。

  后来,我重新把下庄各项工作仔细梳理一遍,觉得在产业发展和环境卫生上还有许多不足,然后就和干部群众一起,把这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

  产业方面,我们探索试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并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注册了“下庄天路”商标,将果园管理和品牌经营委托给专业公司运营,取得了不错成绩,脐橙产量达到30万斤,增收70万元。

  环境卫生方面,我们通过贴砖加“盖”,对农房进行整改,并在公路沿线栽种花草,尽可能做到“一个庭院就是一道风景”。

  重庆日报:作为从脱贫攻坚时期走过来的先进典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毛相林:感受很多,主要有两个不一样。一个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了。以前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吃饱穿暖、有房子住,现在村里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大家都主动提出要改厨改厕,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另一个是返乡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都想留在家乡创业。

  这些变化,其实给我们村干部带来了更大的考验。目前,我们村整个班子年龄还是偏大,党员队伍也偏弱,还需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重庆日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难度、深度、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这一艰巨任务,你打算如何延续脱贫攻坚时期的发展劲头,带领村民接续奋斗?

  毛相林:首先是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把党的政策学懂弄通,提高为群众办事服务能力。同时,要吸纳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为全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其次,要增进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坚持每月开一次群众大会,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要让大家明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不能有松口气的想法。更要让大家知道,乡村振兴需要国家和个人共同努力,不能老想着“等靠要”,只有跟着党的政策努力奋斗,下庄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最后,期盼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下庄的发展。以前村民们想走出去,这个愿望如今已经实现;现在的下庄日新月异,欢迎大家走进来,感受我们的奋斗成果。(记者 颜安 栗园园)

编辑: 陈雨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