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擦亮民生服务品牌 打造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前言:公立医院如何推进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如何打造有温度的人文医院?“医以济世、文以化人”——重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寻访展示活动已启动,本期对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张代敏分享该院的文化建设经验,畅谈特色文化建设新路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张代敏

  问:医院文化在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张代敏:近年来,医院聚焦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建设方面的新路径,推动主流文化的传播及院史文化的传承。

  在传播主流文化方面,医院创新实施了“领导班子研学-党员干部深学-师生职工常学”三级学习制度和“随机抽查+定期普查+补学自查”全覆盖督学机制,有效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理论学习水平,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探索建立了“互联网+医院思政工作”新模式,积极搭建“智慧党建系统”“思政云课堂”等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大力宣传主流文化;因地制宜打造沉浸式研学项目,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以“专家‘情景式讲’+职工‘体验式学’”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助力主流文化既“活”又“火”,更加深入人心。

  在传承院史文化方面,医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文化意蕴。一是通过“七个一”,即“深入挖掘一整套院史文化资料、建设一个院史馆、制作一部口述院史纪录片、推出一系列老专家人物专访、邀请一批老专家讲学、开展一轮轮新进职工院史教育、修建一条文化长廊”等方式,把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医院发展紧密关联,推动医院文化薪火相传、温热不断;二是创新院史文化传播载体,通过策划开展“观十年巨变 展盛世中华”“网络教育优秀作品”等主题摄影、视频作品展,带动师生职工运用新技术、新话语创作融媒体文化作品,为院史文化建设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问: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医院如何将质量文化融入医院文化?

  张代敏:近年来,医院不断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医疗质量人人参与”“医疗质量优先”的文化氛围。

  一方面,深入推进医疗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四选一优”活动,即“医院管理工具运用案例(PDCA案例)评选、医疗质量安全优秀科室和个人评选、医德医风年度人物评选、护理优秀团队和个人评选及临床病例评优”,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助力质量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及标准意识,培厚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理念与文化;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改善,采取“线上HIS系统数据筛查+线下抽查”模式严格医疗技术准入权限监管,加快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上报鼓励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完善的医院质量与安全重点工作及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医院紧贴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方向,全力推进颞下颌关节门诊、鼾症专科门诊、肿瘤专科门诊、全口义齿门诊、正颌专科门诊五大多学科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原始源头创新和学科群协同发展,推动医院医疗质量整体提升,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口腔就医需求。

  问:医院始终致力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打造有温度的人文医院,医院如何通过人文建设改善患者服务体验?

  张代敏: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打造特色民生服务品牌,建设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一是让服务更“可及”。深化医联体品牌,牵头组建重庆市口腔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覆盖重庆市各区县及西南、西北各省市,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便利可及的口腔服务。此外医院还采用“互联网+医疗”模式推进远程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再分配,推动基本医疗公平可及;二是让服务更“暖心”。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以党支部为单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9支,持续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医路橘灯”“爱在口腔·逐梦前行”义诊、口腔宣教等公益服务,让高质量的口腔服务下沉至基层,惠及更多群众。三是让服务更“走实”。塑造牙牙科普品牌,设计专属卡通形象“牙宝”,配合医生录制“口腔健康小讲堂”“齿言齿语”等口腔科普系列短视频,获国家级、市级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奖项20余项;组织青年医护配合主流媒体完成“健康真相知多少”等科普专题,录制口腔科普电视节目,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帮助群众树立口腔保健意识、养成健康口腔习惯。(刘志欢 翁小荔)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4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