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身边一些小伙伴的手指和耳朵逐渐变得红通通,稍微感到暖和点时,这些被冻伤的部位就会瘙痒难耐。还有一些人,会将长冻疮的部位拿到火炉前烤。有的时候,用各种偏方医治,但效果有好有坏。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带来冬季预防冻伤的健康生活指南。
冻疮经常出现在鼻子、耳朵、脸颊、下巴、手指和脚趾的部位。一般会表现出皮肤发红、疼痛,皮肤变白或呈灰黄色,皮肤感觉发硬或苍白,局部出现麻木等症状。
如何预防冻伤?
外出注意携带足够防寒的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注意携带雨具。平常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尽量多吃高热量的食物,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
要经常观察皮肤,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尤其是耳面部和手等裸露部位,可不时搓擦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
尽量停留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不要裸手接触金属物体,寒冷季节这种物体表面温度很低,热传导很快,一旦接触容易冻伤。
老年人耐寒能力差,在户外时应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采取跺脚、搓手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发生严重冻伤怎么办?
尽快将患者安置在较暖和的房间,尽量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物、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除非万不得已,不要用冻伤的脚走路,也不要用雪或其他东西揉搓冻伤部位,否则将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可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也可用身体温暖冻伤部位,不要使用电热毯、电灯、壁炉、火炉或散热器烘烤冻疮冻伤的部位。因为冻伤部位是麻木的,极易被损伤。(项江韵 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