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真相知多少】老眼昏花就是“老花”?

  许多老年人都会患老花眼,但部分老年人不仅看不清近处,看远处也会觉得模糊不清。这就不一定是老花眼,也可能是患有老年性散光。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邀请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张家高为大家介绍老年新散光的内容。

  人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又能明视近处,主要在于人眼球内有组睫状肌。如果这组肌肉用力收缩,晶状体就变厚,焦点就前移,人眼就能明视近处;如果这组肌肉完全放松,人眼就只能眺望远处。

  老花眼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在阅读或进行其他近距离工作时会看不清,而且状况会逐年加重。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大家所熟知的。随着年龄的增大,睫状肌的力量逐渐削弱,晶状体逐渐硬化,调节能力变弱,因而看不清楚近处,这就叫做老花眼。老花眼是随年龄增加所发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就像人老皮皱一样,每个人都会发生,只是早迟不一、轻重不同。以往有近视眼的老年人,老花眼会出现得晚些;以往有远视眼的,老花眼会出现得早些。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年轻时视力好,到了有老花眼的年龄时不单是看近处不清楚,看远处也会觉得模糊,甚至看的时间久了还会感觉到眼睛酸胀、疼痛,或者头痛,这时就应该考虑他们是否患有老年性散光。

  对于老年性散光大家知道的可能不太多,但它却是老眼昏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老年人上眼皮变得松弛,减少了对眼睛角膜(俗称黑眼球)垂直方向的压迫力,使之变得相对平坦,弧度变小,而角膜水平方向的弧度随之变得相对较大,使黑眼球不再是一个正圆球形。这样一来,进入眼睛的平行光线经过角膜和眼后部的屈光介质之后不能聚成一点,只能成一线,从而引起视物重影、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等症状,这就是所谓老年性散光,又称为老年逆规性散光。

  即使大家患了老年性散光也不用害怕,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是有人症状表现明显,有人症状表现不明显。多数人一般到了60多岁以后,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一旦有视力下降和视觉疲劳的老年逆规特性散光症状,即便度数较低,也应该佩戴眼镜矫正。

  配眼镜时要注意,从来没有戴过眼镜的老人大多不能接受全部矫正,可先采取部分矫正,再过渡到全部矫正的办法。若不伴有其他近视、远视情况,看远处只需要佩戴单纯散光眼镜即可,而看近处时则需佩戴矫正散光的老花镜。若伴有近视、远视情况,对眼镜度数则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当然,老年逆规性散光也和老花眼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定期复查调整眼镜度数。(项江韵 肖雪)

  专家简介: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 张家高,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重庆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重庆市企业医院协会耳鼻喉科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从事眼耳鼻咽喉工作20余年,对眼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耳鼻咽喉科微创手术。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24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