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迈过160周年历程的长安,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目标。
12月25日,长安汽车正式宣布成立长安科技公司。未来10年,长安将以该科技公司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构建超过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发超级整车智能平台,布局控制器等科技产业,实现千亿级的科技产业规模。
在外界看来,长安的新一轮布局不仅从资源、技术、人才等多个维度牵动重庆汽车产业的整体“加速”,也将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提供关键支撑。
众多“黑科技”令人叫绝
12月25日,长安汽车科技成果展现场,来自长安合作单位、政府和媒体的代表们不仅领略了长安汽车的百年风华,更徜徉在一场高精尖的“科技风暴”中。
全新纯电锂离子零起火电池、轻量化爆炸车、氢燃料电池系统等新能源技术成果吸睛夺目,脑机交互原型实物、“诸葛智能”等智能化技术成果令人叫绝,参观者们纷纷发出由衷赞叹。
近5年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指引下,累计投入570亿元,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研发实力连续六届12年排名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更重要的是,在全力突破智能低碳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过程中,长安不但带动数千家配套商技术共同进步,还联合华为、腾讯、博世、宁德时代等一大批行业“巨头”在新能源、智能化纵深领域开拓。
例如,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阿维塔11,就搭载新一代CTP三元锂电池包,以及华为新一代双电机,拥有超感系统+超算平台,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和好评,售价更是突破了过去“重庆造”乘用车的极限——40万元,在共创“新汽车”、共赢“新生态”方面为国内行业树立了标杆。
三大新能源动力核心技术发布
面向未来新赛道,重庆汽车产业更需要新技术的引领。
当日,长安汽车对外发布了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安智电iDD、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技术。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未来要打造的科技产业,长安将在上述三大核心领域进行深耕。
长安汽车近期已成功打造了中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深蓝SL03。该氢燃料电池系统拥有国内首创的水气异侧电堆设计,可减少20%管路线束长度,创新解决了“小体积”与“大功率”的矛盾。此外,该系统依托长安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可提升该系统氢电转换效率62%,百公里馈电氢耗仅为0.65kg,支持3分钟超快补能。
作为业内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长安智电iDD动力强劲,0-100km/h加速可达6.55S,并拥有电池智慧温控系统,综合油耗仅1.59L/km,综合续航可达1200km。
长安原力则采用了行业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实现在-30℃极端环境下,每分钟电池温度提升可达4℃,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
长安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上述新能源动力核心技术已经应用在长安多款新车上,2025年,长安汽车还将陆续推出30余款全新产品,并将搭载上述技术。长安汽车将充分发挥产业龙头和技术引领者的功能,推动重庆配套、科研能力全面提升。
2030年销量规模进入世界前十
不久前,重庆发布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明确到2030年实现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安汽车无疑将在相关布局中担当“主角”。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实现集团整体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350万辆,销量规模进入世界车企前十,新能源销量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0%。
实现上述目标,长安汽车底气颇足。目前,长安已掌握智能低碳核心技术600余项,同时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院校,与华为、腾讯、博世等科技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克关键技术,合资布局新产业。特别是近期与中国汽研、中科芯共建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准,这是汽车领域仅有的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同时,长安汽车正在不断完善“三电”产业布局,自主研发的“零起火”电池、“七合一”智慧芯等,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专利申请量仅今年就多达4745件。
市场对长安核心能力的提升给予了积极反馈。长安推出的深蓝SL03一上市便迅速成为细分市场爆款产品。在刚刚结束的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赛中,深蓝SL03表现远超竞品,斩获7项大奖,以实力问鼎全场总冠军。
长安汽车目前在行人自动紧急制动、远程智能泊车等方面共26项技术应用实现行业先发;今年以来,搭载国产化芯片3882万颗,占行业搭载总量的30%。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长安汽车正在打造充满前瞻创新的“汽车机器人”,它可以化身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储能单元、智能移动空间、数据采集载体,将成为人们的生活帮手、工作助手、赚钱能手,不久就将与大家见面。
记者 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