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社保所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工作人员王珊在人力资源信息库中发现毕业生小刘处于“离校未就业”的状态,她立即拨通小刘的电话主动提供帮助。在王珊的帮助下,小刘找到了一份广告公司行政助理的工作,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
人力资源信息库是我市为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探索实施的“一库四联盟”就业服务机制改革中的“一库”,而“四联盟”则分别指就业服务联盟、培训联盟、创业联盟和人力资本联盟。
据介绍,在此次机制改革中,我市有效破解了底数不清、趋势不明、匹配不准等问题,缓解经济下行、疫情常态化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有力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重庆城镇新增就业66.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10.3%。2022届重庆籍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去年同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控制在调控目标以内,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全面摸清底数
精准助力高质量就业
“人力资源信息库抓取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录入并进行分析,通过重点人群标识配合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与‘四联盟’实现信息互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人社部门已建立起集“大统筹、大数据、大平台”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数字思维、智慧赋能、科技助力,引领全市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信息库现在已拥有2100多万个劳动力数据,并分类建设专项信息库,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数据统计,为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政策研究制定、服务质量提升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为掌握劳动力基础数据,设置了98项业务数据指标,并聚焦就业重点群体,紧盯就业、创业、培训需求,建立部门共享、市区联动、数据核查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动态更新,为劳动者构建“一人一档”精准“人社画像”。
同时,实时共享社保参保、就失业登记、就业政策办理等内部信息,定期交换市场监管、公安、统计、教育、乡村振兴等外部门数据,掌握全市106万家工商注册企业,9000多家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情况。
据统计,截至目前,人力资源信息库已入库2164.2万个劳动力数据,2096.3万人完成数据更新,准确率达97%。累计收集发布110万个就业岗位。
统筹资源整合
打造便民就业服务圈
11月3日,武隆区平桥镇“一库四联盟”就业创业服务超市揭牌。有了这个超市,附近有求职、培训、就业创业需求的群众,就能像逛超市一样,获得就业、创业、培训、维权等各项公共服务。
“我们希望发挥‘一库四联盟’资源整合作用。”该负责人说,立足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的基本市情,市人力社保局充分发挥公共和市场作用,统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制度、资源、力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具体来讲,为破除城乡公共就业二元结构壁垒,我市完成了城乡就业政策统筹改革,区域内劳动者享受均等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
同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试点,所有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实现“三级四同”。此外,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我市还分层级建设集就业岗位、创业工位、培训资源、招聘服务于一体的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基地、就业创业服务超市、流动就业服务站,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就业服务圈。
“我们现在有1.4万名劳务经纪人、1000余名职业指导师、900余名创业导师等队伍,均实行入库管理、平台运营。”该负责人说,按照人力资源信息库“按需派单”,专业化服务队伍“精准接单”,服务对象“反馈评单”的方式,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便捷度,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
构建大平台
提高就业服务有效性
“创业服务平台为我匹配创业导师,给予我专业指导,让我少走了好多弯路。”前几天,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优秀奖的“00后”创业者王海诺说,有了属于创业者的平台,相信自己的创业路一定能顺利许多。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将“一库”的海量数据与“四联盟”多维资源联动衔接,精准搭建了用工、创业、培训等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有效性。
比如,创业服务平台方面,我市整合政策、载体、导师、人才、资金、项目、赛事等创业资源,提供全程化、精细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服务质量和创业成功率。
在用工服务平台方面,我市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业态、专精特新、平台经济等不同类型,整合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资源,组建重点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实现用工需求精确掌握、人员招募高效对接、企业用工错峰调剂。
而在培训服务平台方面,我市通过整合职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机构等资源,以重点产业用工、重点群体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发培训工种,以精准培训服务助力劳动力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人社部门还将健全完善“一库四联盟”数据生成、更新、运用等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智能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同时,发挥人力资本联盟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研究运用,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助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黄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