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高再生稻产量 “吨粮田”不是梦

大足区三驱镇铁桥村再生稻丰收,图为二〇二一年的收割场景。(资料图片)通讯员 瞿波 摄/视觉重庆

  9月5日,中稻收获一个月后,永川区临江镇普安村三社种粮大户黄泽兵家的稻田又迎来了一片绿意盎然:“只要天公作美,一亩田还能收300多斤再生稻,加上归仓的1400多斤中稻,离亩产一吨的目标又近了一步!”黄泽兵有些自豪地说。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重新发苗、长穗、抽穗,新成熟的水稻。换句话讲,即是种一茬水稻收获两次,它被我市农民形象地称为“抱孙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逐步推广再生稻,它与半旱式栽培、稻田养鱼曾被誉为重庆“农业三绝”。

  近年来,我市把再生稻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鼓励农民把再生稻当作一季庄稼来种,坚决守住守好粮食安全的底线。

  眼下正值再生稻生长管护的关键期,各地正抢抓农时灌水、施肥。要实现“吨粮梦”,再生稻种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采访。

  解决灌溉问题——

  让再生稻不再“喊渴”

  黄泽兵从事水稻种植有14年了,蓄留再生稻也有10个年头。看着今年的稻桩长出新绿,黄泽兵比往年更兴奋:“40℃的高温能发芽着实不容易。”前段时间连晴高温,从8月5日起中稻就提前开镰,好在收割当天下了小雨,部分稻桩得到及时滋润,才成功蓄留了100亩再生稻。

  再生稻对海拔、气候、稻田水分等要求较高,适合在水稻生长“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地区推广。重庆海拔300米以下的浅丘区域的水稻在8月中旬收割完后,利用秋季的温光资源发展再生稻,气候不成问题,关键看是否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黄泽兵的经验是,中稻收割后及时灌满浅水,稻桩第二天就能发芽。今年他好不容易蓄留了100亩,其他田块的稻桩则被晒干了。

  位于大足区宝兴镇的大足丰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华彬的蓄留情况也不理想。

  “1200亩水稻,800多亩受了灾,哪还有条件蓄留再生稻。”面对记者的询问,张华彬无奈地说。

  张华彬去年蓄留再生稻400多亩。今年由于中稻播晚了20多天,水稻杨花时正好赶上高温干旱。张华彬十分懊悔:“要是能早点播种,中稻或许能躲过高温伏旱,蓄留再生稻就不成问题。”

  看着干枯的稻田,张华彬很心痛,为挽回损失,他也曾想过“借水”来灌溉稻田:“黄桥村、虎形村上游毗邻玉摊水库,离水稻基地六七公里远,水源不成问题,但要购买水泵、水管等设备,太不划算;要是每天租用洒水车来灌溉,几百元一车只能浇三四亩地,杯水车薪啊。”他只能望水兴叹。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介绍,今年的高温干旱天气无疑暴露了我市农业灌溉设施的短板。目前,全市有山坪塘、饮水池万余口,由于部分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存在漏水、池底泥沙淤积等情况。同时,水稻主产区灌溉保障率只有50%左右,头季稻收割后,很多稻田不能及时灌溉,再生芽萌发少,有些错过萌发季节,基本就是绝收了。

  为解决再生稻的灌溉水源问题,市区两级已积极行动——市级层面,准备掀起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同时,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为粮油生产保驾护航;区县也在行动:大足区水利局第一时间对全区的山坪塘、蓄水池进行了摸排整改,投入一定资金修建配套的提灌站和水渠;北碚区正筹划冬春水利大会战,对全区近3000口山坪塘、水泵站进行排查整修。(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改进机收技术——

  减少机收带来的损失

  黄泽兵、张华彬因灌溉水源不足而伤神,开州区竹溪镇平溪村村民曾云清的烦恼却来自水稻机收。

  68岁的曾云清种有5亩水稻,其中有3亩蓄留再生稻。2015年当地推行水稻机收,“机收省时、省力、省钱,好处自不必说,但收割机会直接压损部分稻桩,影响再生芽萌发与生长。”曾云清说,“以前中稻收了后施点肥还能多收300多斤水稻,但最近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机收中稻会导致再生稻减产20—30%,这个问题无法回避。怎么解决?

  “人工收割保证了稻桩的发芽率,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突出。”曾云清举例说,一亩再生稻能增收600元左右,而人工收获一亩水稻的成本约需500—600元,而机收仅需150—180元,降低收获成本与蓄留再生稻的矛盾十分明显。无奈,曾云清今年的再生稻面积缩减到1.5亩。

  机收对再生稻蓄留造成的影响,在各地都有体现:

  璧山区水稻机收面积达95%。“一般来说,机收过后,有不少稻桩很难发芽。”该区农技站一位负责人说,中稻机收时容易把再生芽碾死,很难抽穗。

  永川区去年蓄留的10万亩再生稻中,有近40%被收割机压倒,再生芽没能生起来。

  针对机收影响再生稻蓄留的难题,我市已着手研究农机与农艺配套的问题。“比如在稻田中预留碾压行,可以降低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损失率,促进再生稻正常萌发,进而实现再生稻的稳产增产。”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要加强再生稻机收专用机型的引进和改造,降低机收碾压率,从而提高生产水平,使再生稻真正成为一季稳定的作物,力争使平均亩产从15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以上。

  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再生稻产量

  再生稻不需要育秧、移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精细化管理了?

  开州种植户韦先恩与大足种植户张华彬对再生稻生产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收成有明显差距!

  76岁的韦先恩是开州区竹溪镇竹溪村五社的农民,早在2002年,他种植的再生稻产量就达586.5公斤,创下了同纬度地区的世界纪录。去年,通过市区两级专家现场测产,韦先恩牵头种植的示范田,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达1019.36公斤,成功实现了“吨粮田”目标。

  “再生稻产量提高,关键在于精耕细作。”韦先恩说,他搞了30多年的再生稻,摸索总结出一套标准:4月10日左右中稻必须移栽,8月10日中稻完成收割,再生稻才能成功躲过伏旱;中稻收割前一周和再生稻发芽后一周,需增施10公斤的有机肥,补充营养……

  韦先恩的这套再生稻种植技术标准,已经在开州竹溪、中和、临江等11个乡镇、街道推广。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已建设优质再生稻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一万亩。

  相反,张华彬的管理则比较粗放。

  他的合作社水稻基地有1200亩,年收获水稻60多万公斤。有一年收完中稻后没多久,稻桩就发了芽,他施过一次肥,当年亩产约为中稻的六分之一。由于产量不高,后来他就放弃管理,任其野蛮生长,能收到多少是多少。“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没好好管理。”张华彬有些不好意思。

  市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稻跟中稻相比更为娇贵,如果头季稻播晚了,再生稻在开花期遇到低温,就会影响结实;头季稻的栽秧密度、施肥管理、稻田水分管理、留桩高度不合理,也会影响再生稻产量。

  接下来,我市将全面推广水稻适度密植、追施粒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高产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水稻再生能力。此外,还将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力量进行协作攻关,开展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区域布局研究,筛选再生力强、两季兼顾、抗逆性和适应性好的再生稻主导品种。同时,通过大力推广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蓄留积极性,让农户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产增收。

  记者手记>>>

  多管齐下抓好再生稻

  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980余万亩。我市属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的地区,适合推广再生稻。

  上世纪80年代,有农民自发地在头季中稻的稻桩上蓄留发展再生稻。由于省工、省种、省肥、节水,稻米品质也好,这种方式很快推广开来。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再生稻蓄留面积不断萎缩,2006年仅有几十万亩,目前只有部分区县发展再生稻。2021年全市蓄留再生稻92.3万亩,其中,开州、江津、铜梁、永川等重点区县蓄留81.8万亩,平均亩产136.18公斤。今年4月,我市召开再生稻生产专题会,提出再生稻常年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的生产计划。

  按亩产平均136公斤计算,100万亩再生稻可收获约1.3亿公斤粮食,按每人每天消耗1公斤粮食计算,3400万重庆人可吃近4天。推广再生稻,对人均耕地少的重庆来说,有重要意义。

  因此,重庆明确提出要把再生稻当作一季庄稼来种,并把它作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然而,从记者的调查来看,要把再生稻当作一季庄稼来种,各地还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应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抓好再生稻等晚秋粮食生产。比如,开州区今年的蓄留面积为10万亩,当地将蓄留再生稻纳入种粮直补,给予每亩80元的蓄留补贴。同时,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采取“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防控)方式,提高老百姓蓄留再生稻的积极性。

  其次是要挖掘各地蓄留再生稻的潜力。当前一些有条件的区县再生稻蓄留比例不足五成,要大力推广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让老百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产增收。

  第三是要调优品种。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蓄留再生稻,市农科院、高等院校要不断强化新品种筛选,选育一些生育期适宜的强再生力品种,通过向良种要产量。

  最后是要打造品牌,通过品牌提升再生稻的效益。比如开州成功打造了“开州再生稻”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标识、包装让再生稻变得更有商品属性。目前,大足、江津、铜梁授权使用其品牌,抱团发展再生稻,如今再生稻优质米的零售价达到了10-15元/公斤,当地农民蓄留再生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记者 赵伟平)

编辑: 陈雨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