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王母娘娘的蟠桃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圣果。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桃满天下”创业团队负责人程正凯眼里,“仙家”蟠桃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是离家万里的乡情寄托,也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黄金果”。程正凯组建了创业团队,在重庆、新疆、四川三地调研走访,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探索研究蟠桃类水果保鲜时效短、运输难等技术问题。
而这一切,源于程正凯一次在水果店看到了售卖的“正宗新疆蟠桃”,买下来一试却发现“这不是家乡蟠桃的味道”。失望的程正凯不禁疑惑,家乡随处可见的蟠桃,到了重庆为何变得稀少又昂贵,还不甚好吃。
程正凯开始广泛地查阅资料,四处调研。“蟠桃这类水果尤其‘娇气’”程正凯说,蟠桃属于跃变型水果,皮薄多汁,易损伤、货架期短、食用品质与外观品质无法兼顾,使得新疆蟠桃难以高品质地运出。大多数运出新疆销售的蟠桃则是以牺牲成熟度为代价,且采用了成本较高的空运形式。因此,外地售卖的新疆蟠桃,不仅数量少、价格高,食用品质也大打折扣。而保鲜难、运输难、销售难,也成为制约新疆蟠桃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个想法在程正凯脑海里逐渐成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自小在新疆长大,现在即使离家千里,也想为家乡做一点贡献。”经过与创业导师姚静怡的交流沟通,在老师们和学校的支持帮助下,程正凯组建了“桃满天下”创业团队,成立重庆智海智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希望为家乡蟠桃产业所面临的困局贡献力量。
通过调研了解到,8成熟蟠桃是最佳食用期,肉质鲜美,水分充足,但其常温保鲜期只有3-5天,且无法实现冷藏,否则会破坏其肉质和水分。而8成熟的蟠桃已经非常柔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物理碰撞或者是采摘过程中的轻微碰伤,都会使蟠桃在6个小时左右褐变生菌,12个小时就会腐坏。因此,要兼顾在外地售卖的新疆蟠桃的食用品质与外观品质,保鲜和运输是亟待处理的两大难题。
在创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程正凯通过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搭桥,经多方引荐,联系到了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经过面谈交流、实地调研,双方对发展新疆蟠桃产业的想法一拍即合。
今年3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桃满天下”大学生创业团队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专创融合一体化。双方共同研制蟠桃的最新保鲜技术,通过果蔬物流动态数据信息系统+基地采收保鲜技术+物理保鲜运输技术等一系列综合技术和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研发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助力蟠桃丰产。实现蟠桃采摘从6成熟提高到8成熟,提升果品质量;传统常温流通保鲜期由3-5天延长至10-13天;实现冷链流通保鲜期达35天左右。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的防震运输保鲜盒。
目前,该所已经研发出了针对蟠桃的防震运输保鲜盒,并实现防震运输保鲜盒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的专利技术转化。
2022年3月12日与成渝生态集团签署校企业合作协议。
除此以外,团队还走访调研了3家蟠桃基地,与新疆当地的商贸物流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3项,与四川成渝生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协议3项、搭建电商平台2个。
8月,新疆蟠桃即将上市。程正凯以及整个“桃满天下”创业团队已经准备就绪,将家乡新鲜可口的蟠桃送往全国。(崔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