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川区“三通”医共体改革工作成效明显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南川区在推进“三通”医共体改革工作,积极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等方面成效明显,区域就诊率、基层医疗占比、医保基金有效使用率、牵头医院群众满意率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高,将在安排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方面获得倾斜支持。

  “三通”医共体,是南川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南川区通过“抓重点、突特点、攻难点”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构建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以“通”破“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进展。2021年,全区县域内就诊率达90.1%,基层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逐年提高,达61.13%;全区下转患者940人次,同比增长30.5%,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区域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进行了提档升级,拓展“孕医通”与区域妇幼系统功能,打通了120个村卫生室系统网络“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区县域内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加快医共体“五大中心”建设,步入医疗服务同质化快车道,2021年“五大中心”精准服务患者45075人次,为患者节约往返车费、诊察费等约250余万元。

  同时,创新延伸医共体模式,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将二级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医共体牵头医院,构建公立医院为主导、民营医院参与、中心卫生院为枢纽的“三位一体”医共体建设新模式。扩面推广中心卫生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乡域”医共体模式。在前期大观中心卫生院托管河图镇卫生院、木凉镇卫生院试点成功基础上,2021年进行扩面推广,鸣玉中心卫生院和峰岩乡卫生院、大有中心卫生院和庆元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乡域”医共体。通过实施“乡域”医共体,医共体内真正实现了“一本账”“一条心”“一家人”,医院的运行成本降低20%,医院的业务收入均增长16%以上,亏损的乡镇卫生院均扭亏为盈,职工年人均收入增加1万元左右,单位职工和群众满意度提高,托管成效明显。

  在这些基础之上,南川区着力探索医防融合“南川模式”,提质医防协同发展。在水江中心卫生院重点打造医防融合“南川标准”,从区域布局,标识、标牌进行全区示范统一,同时探索管理、队伍、服务、信息、绩效“五融合”机制。2021年,通过系统调阅个人健康档案7246人,完善健康档案2419人,协同公卫随访480人,慢性病获取2699人,协同公卫报病625人,慢性病双向转诊594人次,重复检验提醒2387人次。2021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20年的22.13%提高至25.41%,连续七年保持孕产妇零死亡率。

  在“医通”方面,实施人员统筹管理,由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的人员实行统筹管理,可实行纵向和横向调剂使用。积极探索“区编乡用,乡编村用”的用人机制,2021年将4名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调剂到村卫生室服务,解决部分村卫生室无乡村医生问题。近年来,医共体牵头医院113名中级以上职称优秀医师下派到14个成员医院担任业务骨干或挂职院长,通过开展新技术、带教查房和手术示教、学术讲座,培训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等方式,解决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问题。

  在“财通”方面,实施财务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两个允许”,允许医共体牵头公立医院收支结余提取15%事业发展基金后,确定年度绩效考核发放总额后自由分配;允许医共体成员单位绩效工资的奖励基金提取比例不高于“本年盈余分配”的60%,提取的奖励基金用于次年增核超额绩效总量。通过横向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沉淀资金、从年终结余资金中的计提资金、财政适当投入、机构融资、向上争取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3500余万元,建立了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技术服务协作发展资金池。

  在“人通”方面,实施利益共享管理,医共体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通过帮扶形式产生的净利润增长部分,成员单位提取15%发展基金后,剩余部分与牵头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在医共体内实行医保基金统筹调剂使用,2021年医共体内调剂使用医保基金200余万元。(记者 陈蕗颖)

编辑: 曹妤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1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