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1年重庆空气优良天数326天 长江重庆段水质为优

  6月2日,《2021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发布。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盛海介绍,2021年,我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改造189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完成2000多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措施

  吴盛海介绍,碧水保卫战方面,我市严格落实市级总河长令,完成2座、新开工6座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新改扩建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243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建设改造189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开展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打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27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

  蓝天保卫战方面,我市完成7大类2000多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措施,实施“一区一策”精细管控和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强化联动治污和区域协作,重点控制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持续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

  净土保卫战方面,我市新(改、扩)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11个,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600余座。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

  优先整治27条农村黑臭水体,8000余户约2.4万群众受益

  2020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水利部门,排查出全市农村黑臭水体160条,其中80条纳入国家监管清单,80条纳入市级监管清单。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邦平介绍,按照“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要求,我市将农村黑臭水体纳入村级河长制管理,将整治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目标考核,组织区县联合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比如江津区李市镇的大肚子河,因场镇扩建、污水管网配套滞后,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河中。李市镇对河岸居民进行补偿拆迁,完善污水管网工程,设置涵洞外截污,同时进行生态补水,又将拆迁后的区域建设成滨河生态景观公园。目前,大肚子河已呈现出“水清、岸绿、河畅”生态美景。

  王邦平介绍,我市优先整治完成面积较大、明显发黑发臭、群众反映强烈的27条农村黑臭水体,消除20余万平方米农村黑臭水体,8000余户约2.4万群众受益,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9%以上。

  碳市场交易实现量价齐升

  重点排放单位共152家,累计成交量3363万吨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试点省市,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碳市场运行。

  “运行初期,我们以工业企业为控排范围,共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42家。”吴盛海介绍,近年来,随着部分重点排放单位“关停并转”退出和转入全国碳市场,目前纳入重庆地方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共有152家。

  我市通过不断采取完善制度规范、严把数据关口、狠抓履约管理、强化改革创新等有效手段累计实施碳减排工程项目近80个,有力推动全市碳减排工作。重庆碳市场交易也实现了量价齐升,截至2022年4月底,重庆地方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363.83万吨,成交金额6.92亿元。2021年,重庆碳市场在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方面均名列7个试点省市前列。

  吴盛海介绍,作为全国试点的地方碳市场,重庆在碳市场交易上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与参与主体范围,探索开展碳质押贷款等金融业务,开展碳普惠活动等,为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提供了借鉴。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24大类78小类项目免于环评,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

  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2021年,重庆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24大类78小类项目免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上线,应设尽设行政权力事项全部覆盖;研发全国首个“三线一单”智检服务系统及“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App,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去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109个项目环评文件共节约481个工作日。

  王邦平介绍,重庆坚持“放管服结合”“分类精准下放”,修订并发布《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21年修订)》,将半导体材料制造等项目环评审批权下放到区县,把水泥制造等环境影响大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上收;同时加强对区县生态环境部门下放事项的指导,建立健全下放事项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接得住、管得好”。

  此外,重庆创新举措服务环评审批,推进我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及优化环评分类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特别是优化生物医药环境准入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简化办理流程,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享受审批“绿色通道”。

  2022年如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暗查暗访

  王邦平介绍,2022年,重庆将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抓手,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22年,我市将重点对水、大气和噪声、危险废物、建设项目和排污许可及自然保护地、核与辐射、自动监控、川渝毗邻地区、环境安全隐患等领域开展现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在生态环保督察方面,我市将协调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精心组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市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督察,常态化开展“三江”流域生态环境暗查暗访。

  我市将聚焦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自然保护地违建整治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系统督办,严格打表推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数读重庆2021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方面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6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零

  PM10、PM2.5、SO2、NO2、CO和O3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水环境方面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20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

  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122条河流21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和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94.5%、5.0%和0.5%

  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98.2%

  6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

  记者 陈维灯

 

编辑: 王龙博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7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