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三甲”创建工作纪实

  4月11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正式发文公布,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通过评审,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自2012年正式筹备启动“三甲”创建工作以来,该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效益等各方面工作,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以评促建谋发展,以评促改提内涵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由建于1943年的重庆市胸科医院和建于1945年的传染病医院在2008年合并成立,2019年挂牌西南大学附属公卫医院。

  建院至今近80年,中心形成了歌乐山院区、平顶山院区、应急医院(在建)“三位一体”新格局,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是重庆市感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重庆市结核病、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院区。

  “中心的发展,不仅承载着建院初心的嘱托,更承担着公共卫生领域充分发挥好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带头作用,守护百姓健康的重任。”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党委书记池祥波说。

  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心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紧紧围绕“363”总体目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三甲医院创建为抓手,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底线,重统筹、促发展,强基础、提能力,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自启动“三甲”创建工作以来,中心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三甲创建工作,对照评审要求组织开展了21场次评审细则解读培训会,建立院级内审机制,对各科室开展了20轮内审检查。为确保创建质量,中心领导人人有分工,包干到科室;全院职工加班加点、狠抓落实;规范每一个科室、每一步管理、每一个治疗环节;一次次检查、整改、总结、提升……终究交出了“三甲”创建的满意答卷。

  提升质量安全强学科,凝心聚力筑梦起航

  “医疗质量安全是中心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标准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刘松涛说。为此,中心建立了由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和科室质控小组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刘松涛担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层级人员每月按职责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据刘松涛介绍,在不断完善质控体系的基础上,中心一直在持续改进有成效上下功夫。先后编制3版医疗制度汇编,在临床、医技科室全面实施。逐级拟定院、科两级培训计划,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核心制度、“三基三严”等专业培训;印制医疗版、护理版、院感版应知应会口袋书,人人掌握并落实。

  建立院级病案质控组,每月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督导检查,每年开展院级病历评比活动。修订医疗技术管理相关制度15项,落实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加强疑难、危重患者管理,成立中心传染病危重症转诊平台,为传染病危重症患者提供绿色通道。重视急诊、手术、输血等关键环节质量与安全。强化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重症监护室等医疗安全重点部门的督导与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在刘松涛看来,学科建设是中心发展的基石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助动器。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中心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重点着力,积极培养院内优秀人才,引进中高端人才。目前,中心有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1名,重庆市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1名,首席肝病专家1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4名。同时,中心还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先后培养市级专科护士76人,国家级专科护士4人,制定《专科护士查房100问》,提升护理专业水平。

  人才队伍的提升,为中心学科建设带来显著增益。目前,中心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重庆市感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中心等学科平台;获批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5个。

  精细化管理全面提质,真抓实干逐梦蝶变

  创建“三甲”,对医院来讲是一场自我革新。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创建之路,是中心管理不断精细化、标准化的过程。这种“精”和“细”体现在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

  “以院感管理为例,中心建立完善的感控三级组织体系并有效运行,制定专项督查考核表,对临床、医技科室感控内涵质量进行督导改进。”中心“三甲”创建办负责人姜海东表示,中心通过改造负压隔离病区、结核病大楼,严格疫情院感管理。加强感控监测系统运用,定期组织现患率调查、院感爆发应急演练,近两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维持在1.5%左右。执行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测试及感控专职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开展感控督查得到肯定与推广,并被写入《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

  姜海东介绍,中心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强化药事管理,中心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对中心药品的遴选、采购、使用、储存及调剂进行全流程监测与管理;实施临床药师制,根据专科特色派驻专科临床药师。严格贯彻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消除医疗护理隐患,保护患者健康安全。制定了30余项安全管理指标并定期监测,保障运行安全。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诊疗活动;开展“医患沟通技能竞赛”,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近年来,中心先后投入43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智慧医院”建设优势,以“智”抗疫,保障临床医疗救治。2020年成功创建重庆市四级“智慧医院”、重庆智慧健康示范医院。先后更新配置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等医疗设备,总价值达2.08亿元。增补车载CT、CRRT等急救设备,重要医疗防控物资满足45天满负荷运行需要。

  经过十年来不懈努力的创建,中心各方面工作得到显著提升。

  池祥波表示,接下来,中心将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走差异化学科发展之路,加强科研、教学平台建设及能力提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和中心影响力;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信息系统硬件设施,为临床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张美玲)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5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