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牢记嘱托加油干

  2月10日,大量集装箱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果园港等待吊装。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2021年3月31日,长江铜锣峡呈现出“绿水青山生态路”的美丽景观。(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2月24日,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游人在美丽宽阔的乡村道路上骑行。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重庆视察;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重庆人民的亲切关怀,带着对重庆发展的热切期待,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近年来,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明确“两点”定位,指明“两地”“两高”目标,提出发挥“三个作用”,谋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等。

  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三千多万巴渝儿女正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全国两会在春天如约而至,重庆代表委员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豪情满怀进京参会。重庆日报从今日起推出《牢记嘱托加油干》专栏,邀请代表和委员畅谈交流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的生动实践,一起描绘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两点定位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牢记“两点”定位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为重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了战略定位。

  旗帜决定方向,实干成就未来。围绕“两点”定位,重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把战略定位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成绩。今年1月下旬,2021年重庆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9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1%,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面向“十四五”,重庆如何牢记“两点”战略定位,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重庆新发展?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围绕“两点”抓细化落实,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全国人大代表、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既是战略谋划,又是方向指引;既定目标任务,又教方法路径。渝北作为全市的经济大区,必须干在最实处、走在最前列,不打半点折扣、不讲任何条件,全面落实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围绕‘两点’定位,我们注重细化落实。”于会文说,渝北区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这些细化举措,服从服务于“两点”定位,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在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上,渝北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和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在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上,充分发挥临空这一比较优势、首位优势,加快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交通集疏体系,努力成为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示范窗口。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上,渝北将擦亮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推进产城景深度融合、农文旅一体结合。另外,还将加快建设川渝高竹新区,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积极探索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改革经验。

  建综合立体交通网,为“两点”构建战略支撑

  “落实‘两点’定位,交通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说,重庆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将积极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加快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许仁安介绍,在持续拓展对外大通道方面,重庆将努力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为此,重庆将统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加快构建出海出境大通道。在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方面,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推动形成“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机场格局。

  许仁安表示,在铁路方面,除全力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外,将加快实现1小时成渝双核直连、3小时毗邻省会互通、6小时北上广深通达。我市将科学谋划川渝间城际铁路网、重庆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网建设,推进四网融合发展。在公路方面,将加快建设“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加密升级干线公路网,畅通毗邻地区四好农村公路“微循环”。水运是重庆的传统优势,我市将积极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构建“一干两支六线”航道体系、“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集群。

  许仁安说,今年还将新开一批跨省城际公交、同城公交、小巷公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更好地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重庆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连接亚欧,发挥着纵深辐射的重要作用。落实“两点”定位,重庆需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更好地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长江航运目前还存在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港口岸线集约化水平不高等困难,他建议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航运供给体系,推进长江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逐步提升航运服务水平。中欧班列目前面临国际经济形势衰退、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等压力,他建议全面审视中欧班列发展战略,对下一步发展目标、阶段任务、重点工作进行综合统筹、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全面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质量水平。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他建议聚焦跨系统化物流组织功能,设立国家级国际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聚焦国际化物流协调功能,建立高层间协商对话机制;聚焦协同化物流运营功能,建立省际联席会议机制。

  王济光还建议,建立企业间战略联盟机制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做强通道物流组织运营公司,推动制定统一的国际贸易新规则新标准,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辐射带动能力,让重庆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两地目标

  内陆开放高地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推动“两地”建设 重庆真抓实干加速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重庆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重庆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重庆加快推进“两地”建设。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迈进新时代,重庆将如何扎实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代表委员踊跃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地”建设加速跑。

  努力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曾任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谭平川表示,重庆地处内陆,机场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窗口,应充分发挥航空在内陆开放中的“先导性”和“驱动性”作用,加快航空功能性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

  谭平川说,近年来,重庆机场集团持续深入打造航空功能性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航线网络,拉近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有力地增强了重庆全球影响力和要素集聚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建成投用了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江北机场成为中西部地区率先“拥有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在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方面,截至2021年底,江北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6条,与35个国家实现了通航。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影响全球民航的情况下,江北机场保持增长趋势,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576.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四。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到22万吨,连续十年保持西部地区首位。

  目前重庆机场正加快推进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重庆新机场相关工作,努力构建“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大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用好数字经济“新引擎”

  全国人大代表,渝北区委常委、副区长,曾任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的杨帆认为,扩大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高效运转、畅通无阻。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杨帆说,从国家层面看,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有助于在中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从业界反应看,大型数字经济企业积极开展全国性算力资源布局,业务中心“向西转移”的大趋势已逐步形成。

  之前杨帆提出的“支持重庆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议被国家发改委采纳。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正式启动成渝等8个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今年2月建设方案正式批复。

  杨帆表示,一旦抓好本轮“东数西算”国家大战略的机遇,对于重庆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先进计算、边缘计算等数字产业集群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对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也有极大益处。建议重庆进一步加快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加快打造“三融五跨”的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国家“数据靶场”、国家“数据交易流通中心”等落户重庆。

  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这几年,我多次带领团队深入三峡库区调研环境问题,最直观的感受是重庆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上游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说,这是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最生动的实践。

  生态一直是谢德体关注的方向,他曾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碳中和、跨界河湖联防共治等方面提交建议。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再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谢德体感到十分振奋。他建议长江经济带有关省市依据长江保护法,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执法联动区域,细化监督执法协作,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三峡库区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嘉陵江航道管理处北碚航道站站长王小万说,这些年,重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水越来越清澈,绿色成为“两江四岸”最美底色。

  “我们航道站有句俗话——‘小河涨水大河满,嘉陵清澈长江美’,保护长江必须抓住每个细节,才能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王小万介绍,比如以前疏浚河道“挖高填低”,把河道里凸起的沙堆挖掉填埋凹处。这种方式影响河道凹处的水草和鱼类,破坏生态。后来就改进了疏浚河道方式,将所挖河沙运上岸。

  王小万说,如今他们借助无人机、无人船、船舶夜间巡航、重点地段布设数字监控等科技化手段,开展常态化航道生态保护巡查,对破坏航道设施及生态环保的违法行为及时取证并移交相关执法部门处置。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智慧航运建设,推动航运公共服务逐步由“汗水型”往“数字化”转变,加强支流航道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有力推动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既要“绿水青山” 又要“金山银山”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府参事张洪说,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重庆新时代发展定向导航,赋予了重庆确保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保护长江母亲河的重大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这几年,重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减污治污,强化节能减碳,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今年张洪带来了相关提案,希望加快解决长江经济带“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

  张洪说,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11个省市,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占比均超过40%,但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价值转换上面临诸多瓶颈。特别是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绿色优势的转换率较低,协同发展能力持续低下,“绿水青山”本底强、生态资本产出弱的矛盾较为突出。

  为此,张洪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多元化、系统性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体系。从全国层面构建“横向生态补偿与纵向生态补偿有机结合”的运作体系,最终建立以干流跨界断面水质为主、向中上游地区倾斜的补偿资金分配标准,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建议打破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协调沿江产业布局,根据长江上中下游的自然特点差异,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沿江替代产业创造条件。

  两高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瞄准“两高”目标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重庆牢记嘱托,心无旁骛,保持清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让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重庆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抓住民生这个牛鼻子,为老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让“近者悦远者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在新征程上,如何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三方面发力推动高水平建设科学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认为,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可以从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一是布局建设战略性科技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等战略性科技力量,系统推进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

  二是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支持一流高校共同举办新型研发机构,规范有序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办出成果、形成特色,带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培养青年科研人员骨干。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引进急需、紧缺的高技术人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贡献评价标准,培育出一支挑得起大梁的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认为,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绿色、低碳的发展,社会友好型的发展。近年来,小康集团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司业务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张兴海说,我们推广绿色制造方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从而在制造端减少了碳足迹。我们推动产品革新,由传统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升级,从而在使用端减少了碳排放,为改变社会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努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张兴海说,我们积极探索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与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先企业华为进行深度跨界融合,推出了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促进了人与车、车与车、车与环境的互联发展,使汽车成为人们的智慧移动伙伴,给人们带去了更具互动性、更加便利、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把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工程统筹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机加部副经理钟正菊认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这对产业工人来说是宝贵的机遇。

  钟正菊说,通过对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0多个重点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调研,她发现产业工人中的高技能人才很少,难以满足“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高技能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与国家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钟正菊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应继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出台具体措施,加强机制建设、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全面考虑技能人才的家庭和生活需求,建立完善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畅通产业工人职业上升渠道,把优秀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工程进行统筹管理。特别是要让民营企业的产业工人在社会上得到更多尊重,待遇有所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创新科技产品与服务让生活更美好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璞雨为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钰认为,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民生领域,科技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应用,更是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高钰说,近年来,她一直围绕如何推动科技赋能民生领域提出建议。比如2019年她提出的驾驶证和行驶证数字化建设和应用,这项工作从2020年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去年全国广泛推广电子化驾驶证。又比如加快数字技术在个人证件事务办理中的应用建议,重庆政务应用App和小程序“渝快办”“渝快码”对此进行了落实。

  高钰表示,今年两会,她将继续在数字经济方面提出监管“元宇宙”产业、用算法审计对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管,以及打击伪科普传播等建议,持续助力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更好地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高”目标。

  食品安全监测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戎蓉说,健康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

  戎蓉表示,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重庆在维护人民健康、赋能美好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三五”末,重庆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5岁。当前,重庆正坚持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多病共防。继续保持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持续下降;建成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为新冠疫情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圆满完成地方病专项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慢病示范区建设、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业病防治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健康出发,民生落脚,为老百姓带去更多、更广、更公平的健康福祉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戎蓉说,疾病预防控制关乎大众健康,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建议持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保持疾控队伍的稳定性,加大对各级疾控中心的运行投入,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

  居住环境、文化生活、政务服务越来越好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华晓丽说,重庆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近年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以赴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这体现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政务服务等方方面面。举个例子,重庆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过去,老街巷、筒子楼年久失修,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旁边一些“边角地”还经常被人开垦来种菜或倾倒垃圾,人居环境堪忧。对此,重庆下大力气进行“城市有机更新”,不仅为老旧小区“换装”、加装电梯,还将大量坡、坎、崖“边角地”改造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起免费“健身房”。又如,重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更绿了、水更清了,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人们看到蓝天也不觉得稀奇了。

  华晓丽表示,今后,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做好城市、乡村两篇文章,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更有品质地生活、更幸福地生活。

  本报记者 张珺 戴娟 颜若雯 周尤 罗静雯 陈国栋 王亚同 何春阳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