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让人舒适的“社交自觉症” 你get到了吗?

  继“社交恐惧症”“社交牛人症”后,社交系列的新词——“社交自觉症”火了!那些社交自觉者,就是被网友誉为社交中最让人感到舒适、礼貌的一群人。

  什么是“社交自觉症”?其实就是指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语言和行动恰到好处,有分寸感,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表现1 公共场合不打扰他人

  28岁的苏明是一名后勤人员,居住在江北区大石坝。她觉得自己便属于“社交自觉症”人群。最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

  苏明举例,自己如果去看电影或者听音乐会,手机一定会调成静音,中途也不会拿出来一直观看,影响他人的观看体验。此外,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不会外放视频,有事会先回消息,因为直接通电话很可能会打扰到其他的乘客。还有乘坐电梯的时候,绝对不会把包子、烧饼等气味大的食品拿出来……

  苏明认为,所谓“社交自觉”,其实就是一个个微小的举动,但却能减少对他人的打扰。

  表现2 承诺的事情一定履行

  30岁的周毅从事营销工作,他认为,履行承诺是“社交自觉”的基本。

  周毅说,自己身边有一些“社交牛人症”朋友,虽然很会和人打成一片,聚会中更是聚会担当。但是有个毛病就是说话、做事不靠谱,承诺的事情说完就忘记,“这样的人只是即兴友情,很难让人信任和深交。”

  周毅说,再来看看身边真正沉淀下来的好友,一定是言出必行,承诺的事情就一定会履行和兑现的,“成年人的交往,安全感和信任感才是最重要的。”

  表现3 聊天时不逼问懂聆听

  江小姐是一名新媒体编辑,今年27岁,单身。她认为,“社交自觉”的人一定要会聊天。

  她每次参加亲戚聚餐、同学聚会时,总有人把话题往“大龄女青年”上带,感觉浑身不舒服。

  比如今年国庆节回老家那次,家里的几个姑、姨聊嗨了,就开始左一句右一句地分析起江小姐为啥单身这么多年。有的说江小姐个性太强,有的说江小姐缺乏女人味,有的说江小姐圈子太小……

  “那种感觉就是如芒刺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江小姐认为,“社交自觉”的人应该像自己一样,如果触及到对方不愿谈的话题时,应该及时绕开。另外还应该懂得聆听,不打断别人讲话。

  表现4 私人领域也要自我约束

  31岁的佳佳是一名育儿博主,她觉得“社交自觉”不仅限于出家门以后。就算在家时,也要各种注意与自觉。

  比如楼上的小孩,总喜欢在家里“咚咚咚”地拍皮球,或是在家里跳绳,给楼下的佳佳及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再比如同楼层有位邻居,鞋柜、自行车、手推车全部扔在楼道里,既挤占空间,又影响美观。

  佳佳说,包括与家人、室友等人的相处,也应该保持“社交自觉”,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尊重对方生活习惯。同时,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社交自觉”如何养成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谭刚强认为,其实“社交自觉”不单单是教养与素质的体现,还需要情商、社交智慧的支持,甚至需要靠一些后天的努力来养成——

  1、要自知。首先要“社交自觉”,肯定要对自己的语言、行为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他人造成困扰。

  2、要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舒服,而做出影响他人或大众的行为。

  3、要善良。心存善良、善意的人,才会在乎他人的情绪,不会说出伤人的话,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愿越来越多的人 拥有“社交自觉”

  其实“社交自觉症”说到底,是在与人交往中的分寸感和边界感。有的人边界感比较强,不会侵犯别人的边界;有的人则丝毫没有边界感,动不动就要来你的边界里蹦个迪。除了公共场合的陌生人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被一些熟人侵犯边界。就比如盘问式关心,不问自取,不说就帮忙等等。如何在与人交往中把握好分寸,建立边界感,是在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注意的。

  @皮格马利翁:如果“社交自觉症”和社交恐惧症、社交牛逼症排在一条数轴上,社交恐惧症会在最左边,社交牛逼症会在最右边,“社交自觉症”就会在正中间。他们不像社恐那样令人无话可讲,也不像社牛那样令人尴尬……总而言之,比起社恐和社牛,跟有“社交自觉症”的人相处会更让人觉得舒服。

  @易家说说:如果更多的人都能拥有“社交自觉症”,不去挤占他人的公共空间,那我们的世界,或许会减少很多不必的争吵和烦躁。

  @青色小河:有时候也应该明确告诉别人你的边界,不能全靠自己

  @乐乐:再好的关系,都应该“社交自觉”。比如我曾经有个闺蜜,在经济上总是占我便宜,吃饭从来让我请,来我家东西随便用。久而久之,我就疏远了她。

  @傅康爱娱乐:为赞扬那些自觉遵守社交礼仪、为人处世分寸感十足的人,“社交自觉症”的光荣称号,便在悄然间应运而生。

  31岁的佳佳是一名育儿博主,她觉得“社交自觉”不仅限于出家门以后。就算在家时,也要各种注意与自觉。

  比如楼上的小孩,总喜欢在家里“咚咚咚”地拍皮球,或是在家里跳绳,给楼下的佳佳及家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再比如同楼层有位邻居,鞋柜、自行车、手推车全部扔在楼道里,既挤占空间,又影响美观。

  佳佳说,包括与家人、室友等人的相处,也应该保持“社交自觉”,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尊重对方生活习惯。同时,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社交自觉”如何养成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谭刚强认为,其实“社交自觉”不单单是教养与素质的体现,还需要情商、社交智慧的支持,甚至需要靠一些后天的努力来养成——

  1、要自知。首先要“社交自觉”,肯定要对自己的语言、行为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他人造成困扰。

  2、要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舒服,而做出影响他人或大众的行为。

  3、要善良。心存善良、善意的人,才会在乎他人的情绪,不会说出伤人的话,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愿越来越多的人 拥有“社交自觉”

  其实“社交自觉症”说到底,是在与人交往中的分寸感和边界感。有的人边界感比较强,不会侵犯别人的边界;有的人则丝毫没有边界感,动不动就要来你的边界里蹦个迪。除了公共场合的陌生人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被一些熟人侵犯边界。就比如盘问式关心,不问自取,不说就帮忙等等。如何在与人交往中把握好分寸,建立边界感,是在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注意的。

  @皮格马利翁:如果“社交自觉症”和社交恐惧症、社交牛逼症排在一条数轴上,社交恐惧症会在最左边,社交牛逼症会在最右边,“社交自觉症”就会在正中间。他们不像社恐那样令人无话可讲,也不像社牛那样令人尴尬……总而言之,比起社恐和社牛,跟有“社交自觉症”的人相处会更让人觉得舒服。

  @易家说说:如果更多的人都能拥有“社交自觉症”,不去挤占他人的公共空间,那我们的世界,或许会减少很多不必的争吵和烦躁。

  @青色小河:有时候也应该明确告诉别人你的边界,不能全靠自己

  @乐乐:再好的关系,都应该“社交自觉”。比如我曾经有个闺蜜,在经济上总是占我便宜,吃饭从来让我请,来我家东西随便用。久而久之,我就疏远了她。

  @傅康爱娱乐:为赞扬那些自觉遵守社交礼仪、为人处世分寸感十足的人,“社交自觉症”的光荣称号,便在悄然间应运而生。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薇

编辑: 韩梦霖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15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