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污水进清水出 重庆昔日臭水沟变清澈溪流 周边居民点赞

  桃花溪拦截坝。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姜念月 摄

  “我们就住在这附近,很多年前这条河沟臭气熏天,水不是黑色就是灰色,这几年渐渐变好了,我和老伴早上就喜欢过来溜达溜达,心旷神怡。”7日,家住重庆江北区北滨二路的秦大爷看到记者来采访溉澜溪排污口整治工程时,拉着记者连连点赞这条溪水水质的变化。

  “很好的工程!但我们只知道是政府牵头整治的,具体怎么做的我们老百姓不清楚。”秦大爷委托记者,帮他问问这其中的“秘密”。

  17座在线水质监测点“守护”城市清溪

  记者看到,今天的溉澜溪,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岸边绿植迎风摇曳。大清早,就有市民漫步在溉澜溪步道上,欣赏溉澜溪的“清水绿岸”,感受一步一景。

  “很多年前,我们经常接到周边居民投诉,说这里的水臭气熏天。”重庆市江北区城乡建设委人居排水科负责人蔡寿华说,溉澜溪为长江流域的一级支流。由于溉澜溪全流域范围高度城市化,历史原因造成沿河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散排、直排情况严重等问题,河道水体长期富营养化,生态功能退化,水质一直呈劣Ⅴ类,被判定为“黑臭水体”。

  为了让溉澜溪重现飞鸟盘旋、鱼翔浅底的美好,2019年溉澜溪清水绿岸工程“上马”。据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江龙介绍,工程启动后,改造雨污管网错接点、清淤、建一体化提升泵站实现雨污分流等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污水直排口全消除。

  紧接着,该工程通过在流域末端建水质提升站;布置生态滤沟3.56km;在河内种植沉水植物、放殖净水鱼类等方法和工艺,逐渐恢复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治理容易保持难。为此,该工程引入了智慧物联监控平台,建设在线水质监测点17座、管网流量系统30套、积水监测站10套,集成排水管网健康档案管理、排口排水信息展示等多种信息化功能。

  “尤其是流域沿途的17座在线水质监测点,通过科技手段,每隔两个小时就会自动监测水质一次,不达标则会自动报警,我们就能迅速处理。”溉澜溪清水绿岸水质提升项目运维单位生产主管杨纪宁说,这套系统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为溉澜溪实现“污水进、清水出”提供了“智慧”保障。

  截至目前,溉澜溪入江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实现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的华丽蜕变。

  曾经“臭水沟” 如今“涵养”湿地公园

  溉澜溪只是重庆众多旧貌换新颜的支流中的一条。

  在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桃花溪入江口,记者看到小河潺潺,水流清澈见底。

  据九龙坡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宋力介绍,桃花溪是重庆主城区内最大的次级河流,沿线共有入河排污口32个,桃花溪的水质直接关系着长江水质安全。

  “以前,桃花溪的水可不是现在这样。”宋力说,因老旧城区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加上动物园至渔鳅浩段为2.8公里长的暗涵,雨污混合水全部通过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期就会出现暗涵出口雨污混合水翻坝溢流汇入长江的现象。

  治污要从源头起。通过暗涵内窥、排口溯源等,九龙坡区查出混接、错接进入涵洞污水来源164处。

  “我们在桃花溪修了一个拦截坝,彻底分开了污水和雨水,雨水进入长江,污水进入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宋力说,此外,通过彩云湖污水处理厂的修建,还能每天为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分担3万吨的污水处理压力,助力实现了桃花溪“污水入网、清水入江”的目标,清澈的水流还能实现生态补水,涵养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三江”干流4012个排污口全部完成监测、溯源工作。全市“三江”干流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到80%。

  记者 姜念月 实习生 李绣英/文

编辑: 彭祎琦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