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黄局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三年在税务领域有什么进展和成效?
黄树民:好的。川渝税务从2020年4月17日召开首次联席会议,到现在已经携手共进三年。这三年,我们锚定“一体化”这个共同目标,每年推出新举措,一茬压一茬,完成了68项合作任务,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成势见效。
新华网:您用“成势见效”四个字总结了过去三年工作。请详细讲讲。
黄树民:好的。我说“成势”,是因为川渝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已经初具规模。两地税务部门,在政策执行、税费服务、税费征管、税务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一体化”探索。
比如,我们重庆税务和四川税务一起,坚持税额“从低适用”原则,统一了车船税税目年基准税额。重庆降低了2个车船税税目年基准税额,四川降低了6个。这样一来,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四川,购买同一款车辆,缴纳的车船税都是一样的,并且税额是就低的。我们和四川税务还统一了水泥行业、汽车4S店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执行范围,62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等。
在征管和服务上,我们和四川税务打通了双方的电子税务局,开设了“川渝通办”专区,上线了52项税费通办事项,大部分在5分钟内就能办结。同时,线下服务方面,在川渝两地的税务窗口,20项业务能够“专窗通办”。
以上是面上的,而在高竹新区这个点上,川渝税务也在持续探索突破。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跨省域省级新区。税务部门在高竹新区先行先试,打破行政边界、层级界限和空间分割,建成了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120多个涉税事项不出新区就能办理,已经累计办理了超15万笔业务。
小结一下,政策执行上,力争抹平“高低”,征管服务上,努力消除“温差”“落差”,这三年税务部门一直在不断求解、最大限度惠利便利两地经营主体和居民。
新华网:“成势”您介绍得很细了。再讲讲“见效”吧。
黄树民:好的。我说“见效”,是因为“一体化”带来的降本、增效、激活的积极效应明显。我用三组数据来说明:
第一组数据,川渝降低的8个车船税年基准税额,占全部车辆税目的57%,包含乘用车、客车、摩托车3类车型和全部类型的纳税主体。到去年底,两地车辆共243.4万辆受益,共减征税款2.37亿元。我以公共交通车辆优惠举个例子。去年,重庆按照四川标准,车船税由原来的减半征收,调整为全免。在重庆,我了解到一家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有2500多台符合车船税优惠政策的车辆,现在每年预计可以多减免60多万元税款,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
第二组数据,三年来,随着两地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事项不断扩围,线上办理量从一年几千笔增加至1.4万笔,三年累计跨省电子缴税1.8万多笔,两地经营主体“两头跑”的情况明显改善。
第三组数据,在2020年底,川渝两地涉税经营主体合计为444.3万户,到2022年底,已经超过555万户。由此可见,对于两地的税费政策和税收营商环境,经营主体的信心在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