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要求,我市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为重点领域,强化减污降碳、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治理污水 扮靓人居环境
清晨,雾气渐渐从河面散去,难得的阳光穿透云层洒满水面,候鸟们在波光粼粼的水上翱翔,为冬日带来勃勃生机。
走进合川区长安村,路旁潺潺流水,远处青山葱葱。新农村集聚点内,房屋白墙灰瓦、院坝干净整洁,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门口摆龙门阵,孩子们欢快地嬉戏,一派悠然惬意之景。
“我市农村地区的人口聚居普遍存在点多、面广等特点,因而污水处理规模小,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不适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合川区长安村的新农村聚集点就是其中典型。
过去,因为污水处理规模小,该聚集点的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排出,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破解这一难题,合川区集思广益,提出25户以上重点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实施方案,选择“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高负荷活性生物滤床”工艺,不仅克服了传统生物滤池易堵塞等缺点,还具有效果好、效率高、占地小、低能耗、管理简便等多方面优点,解决了长安村新农村集聚点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在我市,类似这样的创新案例不在少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我市迅速行动,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分类施策、加强监督指导、统筹改厕衔接,多措并举,打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毛细血管”。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指导区县落实“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结合西部山地地貌特点、农村人口发展演变趋势、村民生产生活特点,因地制宜,采用纳管、集中处理、分散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创新模式,总结出一批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同时,大力搭建数字化管理终端,持续开展已建设施提质增效,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有效管控了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
截至2022年底,我市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近1700座,处理能力17.8万吨/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9.7%。“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持续推进农村200户或500人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新建35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00公里配套管网。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40%以上。
消黑消臭 焕新乡村面貌
按照“工程完工、消黑消臭、水质达标、机制建立、责任落实、群众满意”要求,系统施策,加快推进治理。
傍晚时分,在江津区李市镇河坝街,一排排常青树在寒风中仍是身姿挺拔、郁郁葱葱。场镇的居民们三五成群,漫步大肚子河边,只见清流缓缓、绿意盎然,滨河步道风景如画,使人心情舒展。
如此美景让人很难相信,这里两年前还是藏污纳垢的“臭水沟”。
大肚子河又叫李市小溪,发源于江津区李市镇,全长12公里,近3万名群众沿河而居。多年来,随着场镇扩建、人员聚居,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污水管网配套滞后、河底大量沉积,大肚子河由清变浊、由浊变臭,成为李市人的心头之痛。
2020年,李市镇小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总投资约1.28亿元,为大肚子河带来了新生。紧接着,江津区进一步实施了大肚子河生态补水和河坝街景观工程,建成了生态景观公园,为李市镇注入更多生机活力。
漫步如今的李市镇,一泓清水沿老街蜿蜒流淌,河岸修葺一新,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的最佳休闲地。
大肚子河不是个例。据了解,2019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村黑臭水体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重庆市2021年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全市9177个涉农村社的河、塘、沟渠3类农村水体15.6万条开展全面排查,筛选出农村黑臭水体共计160条,其中80条纳入国家监管清单、80条纳入市级监管清单。
针对这些黑臭水体,我市采取分类整治、试点引领、长效巩固的三步走方式进行全面推进治理。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先后编制《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汇编》等,强化技术支撑。同时通过竞争性评审,落实国家试点资金支持14个区县54条黑臭水体开展整治。并且还建立起“镇街申报、区县核实、市级确认”的动态更新机制,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营造了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5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詹米璐 张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