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黎方银:科技赋能石刻保护 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重庆市人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院(馆)长黎方银。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新华网重庆1月15日电 1月13日,重庆市人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院(馆)长黎方银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表示,大足将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争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据黎方银介绍,2022年,大足投入文物保护资金3384万元,实施宝顶山卧佛和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川渝石窟寺保护示范工程)、宝顶山广大寺修缮、宝顶山大佛湾综合治水等15项保护项目,涉及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本体修复等。

  目前大足石刻已经进入到了高速风化期,多种病害相互叠加,需要不断创新,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提升保护水平。“我们建立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并开展监测、保存状况调查、保护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预警、日常保养等多项工作,旨在实现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的转变。”黎方银说。

  大足先后建成集文物病害诊断分析、保护修复和公众展示开放于一体的大足石刻文物医院,与复旦大学共建石窟寺岩体裂隙灌浆材料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四川省文物保护机构共同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

  除了文物保护,大足还依靠数字技术不断加强对文物的活化利用,对文物实现全信息保护留存和生动的数字呈现。“2022年,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建成投用,上映的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和8K数字球幕电影《大足石刻》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大足石刻魅力。”黎方银说。

  为进一步推动大足石刻科研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大足将争创石窟寺创新中心、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物局保护科研基地、潮湿环境石质文物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

  大足将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标准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大足片区)、大足石刻学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同时推进完成宝顶山卧佛、小佛湾修缮及圆觉洞综合性保护研究等30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大足石刻中小石窟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力争2024年全面完成大足区境内68处中小型石窟的保护。

  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大足将持续开展大足石刻“四百工程”文化旅游宣传展示等活动,建成一批活化利用项目,打造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推动“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见效,开发大足石刻文创产品和数字藏品,形成线上云游、线下体验的“孪生”格局,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编辑: 葛琦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28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