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
近日,两江新区古木峰立交东侧一片繁忙,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扩建项目完成后,这家年接诊量近70万人次的医疗机构,将增加床位1000张、车位2850个,同时新增门诊楼、医技住院综合楼、科教楼、感染病区,进一步通过环境提升,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自2018年启动“美丽医院”建设以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瞄准群众就医环境中的难点、痛点,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市医疗机构诊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从“大”处着手 实现“量”与“质”双提升
今年2月,重医附一院第二医疗综合大楼开工建设。待该综合大楼建成,医院住院病房面积将增加5.8万方、门诊诊室面积增加1.3万方、手术室面积增加1.8万方,将极大优化患者就诊环境,改善医生工作条件。
作为全市第四批“美丽医院”建设示范单位,重医附一院虽受限于地理位置,但在改善医疗环境、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克服种种困难,切实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增强医疗资源供给。
重医附一院第二医疗综合大楼开工建设。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以来,在“美丽医院”建设推动下,新增公立医疗机构业务用房278万平方米,建成并投用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重庆儿童医疗中心住院医技楼和感染楼、璧山区人民医院等新医院(院区),全市医疗资源供给得到有效提升与保障。
而在这一轮就医环境大改善中,重医附二院、巴南区人民医院两家医院获得建筑界“鲁班奖”,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先后获评“国家能效领跑者”称号,市妇幼保健院、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获评“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使得就医环境改善实现了“质”与“量”的双提升。
从“实”处着手 让病人就医过程更通畅
“围着医院转了两圈了,还是停不到车,眼看挂号时间马上就到了。”以前,像市民黄女士一样,停车难成为了许多前往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区)患者的就医痛点。
开展“美丽医院”建设以来,该院齐头并进,努力解决停车难问题。“为了缓解停车难,我们新建C幢地下四层停车库、四期规划用地停车场、改造地面停车位;同时,倡导职工让车位,除预留急救车辆和少量值班医务人员停车位外,留出800余个车位让给患者。”重庆市中医院负责人介绍。
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优化就医环境。
随着城市不断扩容,患者就医停车难几乎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普遍现象,而这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困扰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随着“美丽医院”工作的逐步推进,“老大难”问题也有了解决办法。
据了解,为缓解患者停车难问题,该院积极运用科技力量,通过引入智慧停车系统和免取卡停车场系统,采取自助缴费系统和人工收费并用的方式,方便不同驾车人需求。同时,完善院内各种交通标识,设置专人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停放,确保道路通畅。
除此之外,医院还对院内家属区停车场进行路面改造,重新划线,规范车辆停放,高峰时间段实行分时间段开启临时出入口,有效缓解医院交通拥堵,让就医环境更舒适,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新”处着手 全方位营造便利就医环境
“提升医院硬件水平、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包含了停车、就餐、如厕、住院等各个细小环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美丽医院”建设4年来,全市各医疗机构铆足干劲,全新打造就医环境。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利国利民,对病人来说,也有助于营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让他们心情舒适。”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沙坪坝区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美丽医院”建设过程中从环境着手,以推行垃圾分类等组合性措施,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
璧山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而在璧山区人民医院,为了解决厕所“臭”的问题,医院在醒目处张贴规范厕所标志,方便群众识别和寻找,对80%的病房设置独立洗手间。公共厕所中,设置全自动化感应水龙头、擦手纸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并安排专人看管、跟踪保洁,确保公共厕所干净卫生。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赢得患者一致称赞。
在开州区人民医院,为了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院环境管理的专业性,医院全面引进专业物业公司,重新调整对医院保洁、医疗废水废物、医用织物洗涤、病媒生物防治等的管理。并对外包公司采取“三定”模式(定员定岗定目标),实行日常清单式督查、季度积分制考核的监管模式,使其更好履职尽责,更好保障医院环境。
环境绿化、旧房改造、厕所革命、明厨亮灶、垃圾分类、共享轮椅……奔着问题去改,逐一梳理落实。开展“美丽医院”建设4年来,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全市各医疗机构立足自身实际,通过一个个创新举措,展现医院“颜值”与“气质”,不断提升就医环境,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