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真相知多少】腿抽筋只是因为缺钙?

  抽筋,其实是肌肉痉挛,即肌肉自发的持续性收缩。常见的抽筋有手指抽筋、手掌抽筋、小腿抽筋、脚趾抽筋,一般来说,小腿和脚趾这两个部位最容易出现,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甚至数分钟都有可能。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将为大家带来引发抽筋的原因及预防抽筋的方法。

  肌肉收缩与钙、钠、钾、镁等离子浓度有关,当体内血钙降低,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小腿抽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抽筋并不一定只是因为缺钙,还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

  运动时受凉。冬季室温过低,运动时易受凉,骨骼肌需要通过阵发性收缩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此时容易出现肌肉痉挛。这也是为什么在游泳或者冬季的夜间,常常会发生抽筋的原因。

  运动过度。剧烈运动时,身体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不能运走,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就会引起小腿抽筋。如果运动过量,导致过多的代谢产物直到夜间都没有代谢完,就可能会出现半夜抽筋的现象。

  肢体受压。夜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睡觉,或是局部肌肉受压过久,也可能使肢体血液回流受阻,代谢产物聚集,从而诱发抽筋。

  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大量的水分和钾、钠、镁等电解质丢失,又没有及时补充,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环境紊乱失衡,容易发生抽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抽筋呢?

  1.注意补水少饮酒

  注意补水,但不要过量,水能起到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的作用。另外,减少酒精消耗有助于预防抽筋的发生哦。

  2.注意保暖

  夜间入睡时选择保暖的寝具,并将被褥拉松一些避免压迫。运动时根据气温调整穿搭,并做好热身运动及拉伸放松运动。

  3.适当运动

  经常做足尖运动,可以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但避免超出平日运动量,尤其避免长时间的走路。如果运动量增加了,应该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减少晚上抽筋的可能性。记得用40℃左右的热水浸泡双脚,等到水凉了,再倒进热水以保持水温,浸泡时间15—20分钟。

  4.合理补钙

  注意补充钙质,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通过喝牛奶,多吃豆制品来补充。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钙剂。(项江韵 肖雪)

 

编辑: 许小艺
图片中心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914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