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激浊扬清聚力量 风正巴渝向前行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周年看身边的变化

  核心提示

  12月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并强调要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持续用力纠治“四风”。抓住“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11月28日,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号“风正巴渝”按时发布“月报”:“处分88人!2022年10月我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0起。”这样的月报在重庆已经持续了近5年。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自此开启,一以贯之、驰而不息。

  “十年磨一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庆全面对标对表,从聚焦突出问题,到坚持一严到底;从上下联动纠治“四风”,到科技赋能监督手段;从筑牢信仰之基,到推进移风易俗……作风顽疾被一一攻克,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悄然改变,重庆正在发生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变革。

  中央八项规定主要内容

  (1)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形式主义;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2)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

  (4)规范出访活动

  (5)改进警卫工作

  (6)改进新闻报道

  (7)严格文稿发表

  (8)厉行勤俭节约

  改变,就在你我身边。正值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连日来我们采访党员干部、纪检监察干部和市民群众,从他们身边的故事讲起,谈一谈“八项规定”实施十周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车轮上的腐败”无所遁形

  在工作群强调节假日公车使用纪律,检查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上各个公务用车定位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设置重点区域电子围栏,计划上门抽查路线……元旦临近,长寿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用车管理科科长王维又开始了一套“常规操作”。

  “节点”就是“考点”。每到重要节假日,都是王维最忙的时候。但这个忙和从前比却有些不同。

  “我在车管科工作了6年。前几年,因为目标小、机动性高,公车私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每天都忙着上门检查和景区蹲点,工作量大,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王维说,现在,随着公车改革和持续整治,公车都有了“身份证”和“定位仪”。只要做好公务用车标识化、信息化工作,通过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的位置轨迹监控及重点区域电子围栏设置等功能,即可对全区公务用车的出行进行精准监控、实时监管,再辅以上门抽查等手段,就可以让“车轮上的腐败”无所遁形。

  作之于细,累之成风。近年来,长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出台《区委常委会成员工作生活带头十条要求》,明确要求区委常委会成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区纪委监委健全完善“室组地员”联动监督机制,配套制定“监督十条”,借助党风政风大数据监督平台对“四风”问题开展“云监测”,鼓励引导群众通过“码上监督”进行实时举报。同时,深入开展违规吃喝、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各类专项整治,健全“三个一律”惩戒问责机制,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社会风气持续上扬。

  “当然,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主因。”作为见证者、亲历者,王维对此很有发言权,“八项规定施行十年,早已改变‘一阵风’的观点,戒绝党员干部大行不顾细谨的傲慢、无非走个过场的敷衍、法不责众责微的幻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画外音>>>

  抓作风建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这些年,重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环接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整治“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

  让搞变通者行不通

  在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有一面神奇的大屏幕。

  大屏幕上显示着綦江区地图,地图上每一个移动的车辆图标都代表当天派出的公车,点击图标便可看到这辆公车的出行审批、运行状态、行车轨迹、里程数等实时数据。

  “回想十年前,接近‘年关’这段时间是公车最忙碌的时候,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把公车看成自己的私人配备,心安理得地享受‘全天候服务’,探亲访友用公车、接送子女用公车……”綦江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冉章杰说,如今,这些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体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已落地生根。

  作为专职负责作风建设部室的负责人,这些年的变化,冉章杰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从违纪行为发生时间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綦江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6件,近年来,查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冉章杰说,许多党员干部反映,现在外出吃饭、操办婚丧喜庆、组织集体活动,首先都会考虑是否合规、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按规矩办事、节俭办事的理念和风尚已深入人心。

  在持续高压态势下,一些易发多发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呈现出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新动向。面对主体隐蔽、手段隐蔽、场所隐蔽、资金来源隐蔽等“障眼法”,仅靠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已较难发现问题。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升级监督方式是必修课。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监督手段融合发力,与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运用信息化等手段,从商超、酒店等‘前台’延伸至‘后台’‘云端’,更加注重运用财政支付、增值税发票税控系统、公车管理等大数据平台筛查比对、分析研判,提高问题发现效率和精准度。”冉章杰说,有高科技的加持,搞变通者已经行不通了。

  画外音>>>

  持续高压之下,“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发现难、定性难、查处难并存,防止隐形、变异,成为当前纠治“四风”的重点难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查处力度,推进标本兼治,建立起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

  前不久,刚刚结束一上午的公务,巴南区一品街道两名干部考虑到下午要继续去村里走访,决定到附近一家名叫七田小楼的餐馆吃顿便饭。

  简单吃过饭,这两名干部像往常一样拿出手机结账。“今天这顿饭总共吃了38元。按照二位的老规矩AA制,一人19元。”餐馆老板雷雪霞边算边说。两名干部随即各自扫了付款码,便离开餐馆赶往村里,继续下午的工作。

  如今,镇街干部到村里走访、检查工作,村里不管饭,在巴南区已成为常态。但在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我在这里经营十几年了,以前经常看见一些用公款结账、吃喝浪费严重的现象。三四个人就点一桌菜,根本吃不完,结账就开单位的发票。”回想起过去一些干部到自家餐馆用餐的情景,雷雪霞颇为感慨。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党中央在纠治“四风”上持续发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多措并举,严肃查处违规吃喝,加强通报曝光、深化警示教育,镇街公务接待费用大幅减少,干部借公务之机迎来送往、大吃大喝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巴南区纪委监委围绕深化作风建设,借助大数据技术靶向治疗、精准监督,坚决查处“舌尖上的腐败”。

  几年前,在利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对全区“三公”经费进行筛查时,巴南区纪委监委发现一个新情况:区级部门、街镇的餐费支出逐年减少,但村、社区的餐费支出呈现增长趋势。这反映出违规吃喝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出现了从“吃本级”到“吃下级”、从“吃机关食堂”到“吃基层村居”等由明转暗、隐形变异的情况。

  针对新情况、新问题,2018年5月,在巴南区纪委监委推动下,一品街道七田村试行村(社区)公务“零接待”制度,明确村(社区)不搞公务接待用餐。此后,“零接待”制度在巴南区全面推开。

  八项规定一子落,作风建设满盘活。提起这些年来的变化,雷雪霞感受颇深:“最大的改变是公款吃喝少了。”她说,现在到她店里吃饭的干部都是自己付钱。“我特意搭配了几个实惠的家常菜,后来逐渐被大家叫成了‘廉洁菜单’。”

  “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都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雷雪霞说,“如今在干部们的带动下,老百姓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都少了。”

  画外音>>>

  风气好不好,主要看领导。改进作风,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这些年,重庆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会民风为之一清,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新闻多一点>>>

  会议数量下降60% “减负有感觉”

  12月1日,江北区召开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会。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提高会议时效,该区采取“现场会+视频会”的形式,以网络会议方式直通各街镇,基层借助网络直接反馈问题,各部门现场提出解决办法,以最快速度和最有效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精准有效。

  这样的会,在江北很常见。

  “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江北区坚决守住精文减会硬杠杠,从持续精简文件、持续减少会议、清理规范基层报表三个方面入手,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

  “我们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发文计划,严控公文数量,区级层面纳入精简范围制发文件比减负前减少50%以上。同时,加强文稿质量把关,从严把握文稿篇幅,一般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切实发扬‘短实新’文风。”江北区委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减少会议方面,江北区制定区级层面减会硬指标,对各类会议严格管理、从严审批,每季度动态监控,会议数量比减负前下降60%以上。同时,还注意统筹安排会议时间,合理确定议题顺序,避免基层干部频繁跑会、耽误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报表专项清理,出台16条具体措施,推动基层报表精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报表精简率达28.31%。江北区纪委监委聚焦基层减负强化政治监督,以点带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基层普遍反映“整治有效果,减负有感觉”。

  据介绍,江北区还将进一步优化整治“文山会海”,坚持发务实的文、开管用的会,研究明确精文减会标准尺度,建立负面清单,健全文件申报和会议审批制度,做到真减负、减真负,切实提高发文开会的效率和质量。

  大兴调研之风 优化营商环境

  区领导走访调研重点企业400多家,收集问题200余个;加强调度协调,市营商办反馈的59个主要问题已完成整改53项。

  这是永川区2022年交出的“营商环境调研成绩单”。

  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川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这份“调研成绩单”就是最好的佐证。

  “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在永川党员干部中已蔚然成风。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年永川区下大功夫优化营商环境。企业需要什么?政府能提供什么?哪些地方还能再改进?这些实实在在、非常具象的问题不可能“坐在办公室就能想出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永川区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等方式,“零距离”了解营商环境相关举措的执行情况,“面对面”与企业家交流听取意见,一大批“有血有肉”的问题被收集起来。

  针对企业家反映的问题,永川区制定出台《永川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方案》《永川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任务清单》等文件,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不仅是区委区政府,在永川,各级部门都将“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以永川区纪委监委为例,为有效推动区委制定的系列创新举措落地落实,永川区纪委监委将监督“哨点”设到企业一线,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调研企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系统梳理形成了《关于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提出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等方面对策建议153条,并协助区委出台《永川区党员干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准”“十不准”》,制定《区纪委监委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编辑: 邵以南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1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