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而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2022年11月1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肺炎日。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重庆市健康教育所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田代印解答儿童肺炎健康真相。
专家介绍, 小儿肺炎是发生于肺部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但不同年龄、不同季节肺炎的易感病原有所不同。
“孩子一发热咋就成肺炎了,肺炎是不是由发热引起的?”很多家长对于肺炎存在这样的误区。对此,田代印解释,发热只是肺炎的一个常见症状,首先发生了肺部感染,其后才会出现发热;另外年龄越小,肺炎的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如3个月以下小婴儿肺炎,通常不发热,仅表现为气促、吐奶、呛奶、吐沫等,容易被家长忽视。
肺炎的病原体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咳嗽、打喷嚏时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幼托机构还可通过病原体污染的玩具进行传播。
如何避免患肺炎呢?
1.做好家长和孩子的手卫生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3.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冬季也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被动吸烟。
4.家人感冒时建议佩戴口罩且尽量不与孩子近距离接触。
5.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儿肺炎有效的手段之一。
6.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由于孩子天性好动,容易出汗,衣物不要穿得过多,注意护理。
7.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项江韵 刘嘉)
专家简介:田代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儿童慢性咳嗽及喘息性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