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笋壳能作画?看中学老师如何带学生变废为宝
2022年11月10日 16:44 来源: 新华网

在学校的笋壳画教室里,李思飞在指导同学们利用笋壳作画。新华网 彭博 摄

  笋壳是竹笋生长时期的保护壳,会随着竹笋生长而自然脱落变为肥料。这样随处可见的废品却成为重庆涪陵中学教师李思飞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和画作材料。

  笋壳画,并不是在笋壳上作画,而是通过对笋壳进行剪裁、拼接,创作出一幅幅笋壳贴画。当初选择用笋壳作画,是因为李思飞发现当地竹林遍地,笋壳较多,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笋壳的废物利用;另一方面,笋壳具有金属般的光感,能起到较佳的装饰作用。

  在学校的笋壳画教室里,同学们在李思飞的教导下,将不同样式、不同纹路的笋壳挑选出来,再根据需要将笋壳修剪为或圆或方的小图案,经过一个个小图案的粘贴拼接,很快,一幅笋壳画就制作完成。

  盛放的鲜花、编竹筐的阿妈、翠绿的青菜头、展翅欲飞的小鸟......巧手之下,每一片笋壳都在熨烫着色的过程中发生着蜕变。

  李思飞介绍,笋壳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工序全凭手工完成,笋壳镶嵌画采用纯天然竹木为原料生产,着色采取熨烫方法为主,作品形色不变,能长期保存。

  每一幅笋壳画,都融合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目前增福镇初级中学校已有40余名师生加入笋壳画这项非遗文化的学习传承中,师生共同创作笋壳镶嵌画近百幅。

李思飞在竹林中捡拾笋壳。新华网发(熊鹏 摄)

熨烫笋壳。新华网发(熊鹏 摄)

李思飞在利用笋壳作画。新华网发(熊鹏 摄)

学生在制作笋壳画。新华网发(熊鹏 摄)

笋壳画作品。新华网 彭博 摄

编辑: 张青
精彩图片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