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教学和“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为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近日,重庆市铁路中学校举办了首届学科教学节。
本届教学节以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成果展示两大板块为主,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学校师生在日常教学中所积累的成果,同时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讨论和研究契机。
为提质增效,学校35名教师代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富有学科特点的特色教学活动。学科示范课、学科拓展阅读课和学生活动展示课,堂堂课都精彩纷呈。
课堂现场。
示范课中,教师结合“双减”背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紧密围绕怎样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其中陈笑之老师通过自制教具,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同学们在探究中学习,培养了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和科学素养。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学课拓展阅读课上,老师们精心准备与目前学习知识点相关的课外拓展文章,学生提前阅读并在阅读课上汇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投入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罗雪冬老师对比新旧教材,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大量教材及相关论文对胚胎工程专题内容进行拓展,让同学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和材料深度加工能力。
教学成果展示。
学生活动展示课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在学生实验、自制维导图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会解决问题,提升分享交流能力。在曹婷婷老师的课堂上,曹老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典型例题收集,错题汇总,并借助多媒体等方式展示课前同学们制作的思维导图、小报,生活中的数学。此外,学生自制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手抄报、小论文和小组专题作业等资料,制作成展板进行了展示,引来众多同学观摩学习。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同学们在课堂内外走向生活,从事例和材料中获取知识,让课堂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科教学节根植教学沃土,浸润学科之趣,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和创造力。教学节活动更为师生们搭建了观摩和学习的平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