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制定了《重庆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规划》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和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等。《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推动生产智能化、乡村数字化。

  在此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据《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充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在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速重庆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进程,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专班。

  规划编制工作专班与农业农村部有关司(中心)接洽联系,积极征求赵春江院士等行业专家意见建议,与上位规划衔接统一,形成初稿。在征求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重庆市重点区县、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后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最终形成。

  二、《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考虑

  《规划》共包括发展形势、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规划》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发展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实施“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行动,重庆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达到40.3%,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基础建设有待强化;数字化创新应用不强;资源统筹力度不够;数据应用价值有待提升;人才支撑能力不足等。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发展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已进入以智慧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促进数字乡村建设,以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三是随着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不断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打造西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高地。

  《规划》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创新引领、坚持资源整合、坚持试点先行、强化支撑保障。

  《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采集和汇聚体系基本建成,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农村监测网络实现全域覆盖,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基本形成,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户信用体系不断深化应用,农业农村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多领域突破,新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全市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40亿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超过50%,基本建成西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区。

  三、《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重庆市“十四五”期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

  一是强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主要内容为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采集汇聚体系、农业农村天空地智慧化监测体系等2个基础支撑体系,推动农户信用、智慧农业服务、农业农村数字化地图、农产品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等N方面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任务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1个基座+2大基础支撑体系+N方面大数据应用”为总体架构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实现多领域突破。

  二是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主要内容为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为目标,新建一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等智慧农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质量安全管控和农产品加工等数字化发展,探索保供产业和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在重庆市各重点区县,因地制宜建设数字化试验示范基地,不断推进不同区域农业产业数字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形成我市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数字化区域发展新格局。任务目标为,到2025年,新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

  三是促进经营服务智能化转型。主要内容为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国家工程试点;持续开展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鼓励发展电商新模式,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实现以销定产目标;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丰富益农信息社服务内容,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农民信息获取、使用能力。任务目标为,到2025年,力争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40亿元,全市农产品出村进城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四是推动数字农业农村技术创新应用。主要内容为通过“外引内育”方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创新落地一批数字化新技术,重点打造一批数字化新产品,复制推广一批数字化新模式;强化“产学研”资源多元合作,发挥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在智力、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功能,结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加快开展数字农业农村创新研究;总结提炼一批数字农业农村新成果,加快推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任务目标为,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数字畜牧业(生猪)、种植业(柑橘)创新分中心。

  五是打造整合协同的信息化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云长制”工作部署,全面整合农业农村信息系统和平台,深入汇聚农业农村领域数据资源,加快构建统一的对内对外管理服务门户,探索跨领域、跨行业、跨单位的业务流程重组优化和机制创新,促进“设施共连、平台共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任务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为基座、“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枢纽、多应用体系为业务支撑的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整合建设格局。

  围绕五大主要任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即: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基础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工程;农业农村天空地智慧化监测工程;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工程;智慧农业推广应用工程;经营数字化改造工程;新业态数字化提升工程;数字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工程;数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程;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数字农业农村规划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本地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具体措施为加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和模式,壮大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力量,为数字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具体措施为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加强数字农业农村业务培训,提高“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以及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

  四是强化安全可控。具体措施为完善数字农业农村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体系架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体系。

 

编辑: 龚正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