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多措并举做好垃圾分类 连续9个季度保持西部第一

  12月28日,“垃圾分类·‘艺’起行动”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宣布启动。大赛旨在通过独特的艺术创意,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

  启动公益广告大赛,是重庆持续做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的诸多举措之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通报,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连续9个季度保持西部第一。

  多部门协同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去年,重庆开出首张针对物业公司生活垃圾分类罚单。这让不少企业与市民意识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

  今年11月25日,《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职责、规划建设要求、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作出规定,依法治理生活垃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出台后,垃圾分类有法可依,企业与市民也有了“行动指南”。

  同时,我市出台了《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先后印发《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重庆市新建住宅项目生活垃圾收集厢房配置导则》等4部行业标准。

  此外,为高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以来,市委深改委将垃圾分类纳入年度重点改革项目和经验复制推广计划,全市成立领导小组,21个市级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提高处理能力

  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

  去年我市印发了《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要求新交房小区楼层不设桶。

  “‘撤桶并点’是我市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减少楼层垃圾桶及公共区域大量分散的垃圾桶数量,引导居民到就近的集中投放点分类投放垃圾。”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既便于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又能监管垃圾源头。

  为推进垃圾分类深度覆盖,我市按照有设施设备、有管理机制、有宣传发动“三有”标准,组织垃圾分类体系覆盖“清零行动”,重点开展撤桶、值桶、净桶、翻桶“四桶”行动。

  同时,我市也逐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全市配备分类运输车辆3800余辆,分类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分类运输。中心城区建成投运3座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全市共建成62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已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公益广告为载体

  垃圾分类“头脑风暴”来袭

  在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看来,“垃圾分类·‘艺’起行动”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就像一场席卷全城的“头脑风暴”,以公益广告为载体,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既通俗易懂又有艺术感染力,入脑入心。

  “贴近实际生活,突出重庆特色的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大赛是我市的一个创举。”苏永刚表示,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代表的我市各大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将借助艺术的力量推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并精心评选出一批优秀公益广告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将成立导师制学生项目组,并在学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讲座,分享国内外成功经验,畅谈艺术作品与垃圾分类有效结合的方式。

  此外,本次大赛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将有多元化展示平台,包括市内公益广告牌、各区县商圈繁华地段的广告位、电子显示屏等,以及市内各大报纸版面、电视频道以及相关视频号等媒介平台。

  本报记者 崔曜

编辑: 刘文静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