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到2026年 重庆渝北奋力成为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
2021年12月28日 14:3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12月28日电(刘磊)过去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多项指标稳居重庆市第一的渝北区,又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作报告。他指出,未来五年渝北将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新华网发

  过去五年

  渝北地区生产总值等多项指标稳居重庆市第一

  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过去五年,渝北人民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过去五年,渝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于会文指出。

  在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方面,过去五年,渝北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率达89%,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20万,成为全市第一个“双两百”城区;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成效初显,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总量跃居全市第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在坚持发展为民、共建共享方面,过去五年,渝北民生民利不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7.8万个,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新建、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30万平方米,惠及各类群体近20万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顾过去的五年,最令人鼓舞的是,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直面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冷静应对,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实现GDP增速扭负为正,绘出了一条经济触底反弹的‘V’型曲线,经济总量率先在全市突破2000亿元大关。”于会文说,最令人欣慰的是,渝北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首要民生工程,勠力同心担当历史使命,尽锐出战做好时代答卷,全区1001户、2505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20万渝北人民与全国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作报告。新华网发

  新的征程

  到2026年渝北奋力成为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未来五年是渝北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期、科创成果释放期、临空开放跨越期、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于会文说。

  当天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渝北要加快建设“四个大区”,打造“标杆城区”,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这为未来渝北发展锚定了方向。

  一个关于未来的畅想是:到2026年,渝北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区域引领力显著增强。

  这是一张怎样的发展蓝图?其中包括——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经济首位度、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突破3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成为领跑成渝地区的经济强区。

  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以机场为核心的“空铁公水轨”多式联运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一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20亿美元,成为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

  创新能级实现新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价值链深度融合,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载体的创新生态圈策源能级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5%、产业创新能力跻身全国一流,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成为成渝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

  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绿色本底更加厚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互促、城乡共荣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成渝地区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典范。

  社会民生取得新进步。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人民生活更加舒心安逸,成为成渝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排头兵。

  当天会议还指出,到2035年,渝北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国辐射力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全国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城区,成为中西部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

编辑: 张青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