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接连被人民日报等央媒点赞 重庆这个派出所靠的是啥?

  胡兵伟打造社区平安前哨站。九龙坡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婆婆,您放心吧,每天早晚我都给您打个电话,提醒您关烤火器。”拉着唐奶奶的手,民警沈鑫反复叮咛,唐奶奶笑着连连点头。

  一大早,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二郎派出所女警长沈鑫掏出笔记本标出几位上午要走访的困难群众,第一家就选在唐奶奶家。在唐奶奶的名字旁,她备注着“石杨三社区孤寡老人,独居,腰不好”。

  ——这是近期新华社重要文章《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篇章——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综述》中的一段,而这篇文章上周四也被人民日报“要闻版”、新华每日电讯(权威发布版)等刊登。二郎派出所抚孤慰贫的事迹被作为“百万警进千万家”的鲜活案例,成为文章中唯一报道的公安派出所。这个今年荣立一等功的集体,在以“基础实”护“百姓安”上,有何过人之处,收获众多央媒点赞?2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联系采访了该派出所,揭秘背后故事。

  解难题:走进万家,主动解开“急难愁盼”

  12月初,沈鑫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时,了解到家住通用晶城小区的傅先生最近遇上了头疼事。原来,早年间傅先生在使用自己姓名时“付”“傅”兼用,日常生活倒没发现问题,但在一些重要资料登记时,往往被填作“付”,如今在使用这些资料时,要一次次证明“付先生”是“傅先生”,很是不便。

  傅先生向沈鑫提出,可不可以加一个曾用名。

  得知其早年姓名中确实使用过“付”时,沈鑫决定先查一下档案,可是由于原始档案陈旧不完整,查询困难,沈鑫又去到傅先生曾生活的地方实地走访,收集大量信息后,一页页翻找档案,最终查到原始资料,为傅先生解决了难题。

  二郎派出所民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着手,不断为群众解决难题,赢得群众称赞。

  化矛盾:沉在社区,公安英模打造平安前哨站

  在2021年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的胡兵伟同样是一名社区民警,作为全市首个以民警个人名义命名的践行枫桥经验工作室“兵哥工作室”的带头人,今年,工作室升级为“前哨站”,打造了“兵哥前哨”的社区警务新机制。

  依托“兵哥工作室”,二郎派出所在“兵哥前哨”工作站配备6名社区民警、6名专职社区辅警,发挥好社区干部、网格员作用,调动“二郎义警”、社区志愿者、联建企业等社会力量,推进社区警务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实现社区警务、社区事务、社区治理等融合联动一体化。

  胡兵伟说,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民警通过“兵哥前哨”,将服务群众触角延伸至辖区最前沿。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平安进企业”169场次,组织“平安课堂”82场次,召集矛盾纠纷现场调解会53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82起。

  防风险:深入校园,构筑未成年人保护新防线

  今年11月4日,二郎派出所迎来一对父子。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哭着冲了进来,要向民警承认错误。孩子的父亲向值班副所长袁宗伟大倒苦水,原来,孩子平日因为调皮没少被请家长,当天又和同学起了冲突,老师转给家长40封同学们的“告状信”,记录着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捉弄同学的“罪状”。

  在民警的耐心开导下,孩子写下一封“保证书”,保证不再犯错,甚至要在期末考入班上前15名。跟孩子“拉好勾”,袁宗伟还提醒家长注意教育方式。

  这件小事被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后,袁宗伟“出圈”了,甚至此后有家长带着难以管教的孩子来派出所点名要找他帮忙。

  于是,在接下来“百万警进千万家”进校园的工作中,除了法制教育,袁宗伟更是让宣讲话题涵盖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对“问题学生”干预帮扶、邀请心理咨询师到学校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疏导、帮助学校建立预防校园欺凌机制等方式,提供支持和帮助。(首席记者 周盈

编辑: 陈雨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8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