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 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

  编者按>>>

  11月22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要求,部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重庆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

  会上,六家单位围绕如何在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作了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摘登。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

  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重庆大学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实施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培育体系,提升人才培育质量,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人才工作取得实效。

  积极构建人才金字塔引进模式,针对卓越人才、杰出人才、优秀人才、青年后备人才等,科学构建一体化人才引进体系。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做好高层次人才培育规划,实施“弘深学者”“后备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学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以及借助重庆英才计划等,遴选储备一大批后备人才。

  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坚持多元评价、推行“代表作成果”评价、加强同行专家评价,建立以品德、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了教学质量。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

  全面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系统重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沙坪坝区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全面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系统重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让沙坪坝不仅能培育人,更能滋养人、成就人。

  近年来,沙坪坝注重内育外引,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优化人才生态,推动创新资源加速变现,积蓄创新发展新动能。坚持以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发力点,找准高校优势学科和区域产业需求结合点,打造环重大、重师、陆军军医大学等5个创新生态圈。大力实施“归巢行动”,高规格举办“沙磁校友会”,打造全市首个“校友经济产业园”,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突出重点育人才,聚焦需求选人才,招商引智聚人才,与辖区6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组团赴一线城市、一流高校招贤纳士;面向全球征集项目,与多个团队达成合作意向。

  为营造创新创业一流环境,沙坪坝区优化“沙磁”人才政策,精准人才服务,提升全域品质,开通“人才直通车”,建好“人才加油站”,实施“人才暖宝宝”,让人才生活更舒心、工作更安心,形成“潮涌嘉陵、风动歌乐”靓丽风景线。

  两江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程文迪: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之地

  两江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叠加作用,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制度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近年来,两江新区着力打造更加领先、更加高效的“人才特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更加完善、更加清晰的工作机制,集聚创新创业人才50余万人,两江新区日益成为优秀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两江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国际人才集聚区、优质服务先行区,集聚大量创新资源和优秀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用足用好市级普惠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创业、用人需求,出台政策,形成叠加优势,“真金白银”打造聚才“洼地”。如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每年安排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兑现2.7亿元。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努力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

  近年来,市教委按照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部署,坚持分类发展、固本强基、创新突破,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走好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健全同创新创业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取得积极进展。

  市教委加强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和服务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供给,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10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位列全国第六。

  近年来,市教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建设,打造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在渝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技能人才37万名。通过构建引育体系、优化发展政策、激励发挥作用,我市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扩量提质,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韦方强: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时刻牢记“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聚焦生态环境、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快集聚高素质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近年来,我们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壮大科技创新后备力量,深化人才发展制度改革、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以综合应用型人才队伍为特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区域性人才集聚地。

  目前,全院加强平台建设,努力以平台集聚人才、锻造人才。突出需求导向,优化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完善挖掘和凝聚青年拔尖人才的机制,把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放到关键岗位上。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协议薪酬制度,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力度。我们特别注重加强政治引领和文化传承,积极引导科研人员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袁明学:

  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新

  打造汽车产业人才高地

  近年来,长安汽车从人才引进、培养、发展、激励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持续打造汽车产业人才聚集成长高地。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员工6.5万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2万余人,高级专家600余人,高级技能人才7438人。

  长安汽车坚持全球视野,汇聚各方优秀人才;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人才事业发展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企业核心发展能力;强化干事创业激励,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公司把“引智工程”作为重要工作,公司高层与人才深度交流互动,不断提升人才加盟的意向与信心。充分发挥人才“头雁”效应,赋予人才技术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让领军人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通过实施“智领人才”“平台化人才”等项目,培养跨领域、多学科的复合性人才。打造价值共创、价值共享的市场化薪酬与激励机制,建立股权激励、递延奖金、项目跟投等制度,让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本报记者 陈国栋 整理)

编辑: 陶玉莲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02214